读准,选对,写全——谈现代文阅读考场应试

浏览 9

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大阅读题设分由去年的18分增加到22分,是语文试卷的重头戏。所以,广大考生在高三学年应该博览群书,大力提高阅读理解及笔试的能力。可是有的学校一到高三就开始做那一套套的“锦囊试卷”,就一次次神秘兮兮地测试。这样不但走不了捷径,反而事倍功半,会遏制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打了一年题海战术的考生,最后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高考考场,接受那一张“面目一新”的语文试卷的测试。这时他们才感到该读的书没有读,该背的书没有背,做起题来很不得心,也不应手。因为他们跟着老师题海战术的指挥棒跑,平时阅读的语料很少,认读语言的能力很差。当带着问题阅读时,对问题把握不准,一着急手中的笔被迫写上了与正确答案相悖的内容。其实,做现代文阅读试题的能力,要靠平时多阅读来提高。当到了考场做题时,根据试题的要求读准问题的所在之处,选对语料中可以用来作答的信息,写全问题所涉及的内容就可以了。
  今年高考前夕,我与同学们一起做了一道大阅读测试题。阅读的语料是吴志翔的散文《生命的两万天该留点什么》。第一个问题是“文章里多次写‘时钟嘀嗒嘀嗒地走着’的作用是什么?”首先读准“时钟嘀嗒嘀嗒地走着”在文章里出现的位置和次数,然后得出答案:从内容上说明时间流逝得快,我们要珍惜时间;在结构上起到前后照应的作用。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在最后走进坟墓之前没有遗憾?”就这句话的字面意义回答问题,考生容易从“多做贡献”方面来做答案。可是文章里紧挨着这一句话有“这个问题非常接近那段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录: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的语言。可见再从“多做贡献”方面做答案就不正确了,还得选准“哪怕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平庸,也别让我们的精神的花朵在春天枯萎,哪怕我们四面楚歌,也别忘记保持自己尊贵骄傲的呼吸”,这些可以用来提炼答案的信息,最后概括出答案:我们要保持尊贵的人格和丰富的精神。

  第三个问题是“分析‘我们不希望青春被某种方式囚禁,它应该是绚烂的,完全开放的’的深刻含义。”这句话寓意含蓄、抽象,文章里没有可以用来作答的现成话,只有在感悟文章的全篇内容后,才可写出答案:我们的青春不只是追求物欲,追求的应该是丰富、饱满的精神和独特的人格。《高考大纲说明》里指出:“对具体的语言给以概括,对抽象的语言加以阐发。”抽象的语言一般是由比喻、拟人或描写性质的文字构成的,阐发这样的语言,只有在把握全篇文章内容的情况下才会不出偏差。1991年高考语文试卷上的大阅读试题有一个问题是:“ ‘风儿……和暖的阳光……才会不出偏差,白雪……’这段景物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正确的答案是:反衬托尔斯泰墓地的宁静和温暖的情调。

  2005年高考全国语文试卷大阅读题的第一个问题是“‘吞咽’一词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首先读准“吞咽”一词的位置,有“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一句,可见“吞咽”是“尽情地享受”的意思;作者的感情是“在寒冬对春天强烈的盼望之情”。

  第二个问题是“作者为什么反复说‘我不信了春天’?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首先读准“我不信了春天”在文章里的位置和出现的次数,然后选对可以用来回答这一问题的语言信息:“春天还未曾露面,已悄悄地远引了”、“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概括出答案: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许多次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到处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早已远引。“这样写的好处”是:欲扬先抑、突出下文“一日的春光”。

  第三个问题是“请简要概括作者认为‘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的原因。”文章里用来说明这一原因的语言信息有“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根据这些信息概括出正确的答案:海棠虽然无香,但她浅浅的白,绿叶掩映,色彩宜人,秾纤适中,充满生机。

  第四个问题是“作者为什么却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又为什么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回答第一问的语言信息有“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通过这些具体信息,概括出正确的答案:因为这一日的春光烂漫、光艳、骄奢,使作者感到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这一日的春光酬报了九十日的苦苦期待,作者也不再怨恨春天了。可以用来回答第二问的语言信息比较抽象,是用“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这个小孩子打架的故事作比喻来说明的。一方的小孩子埋怨对方应该早先就对自己好,不应该打完架之后再来哄劝自己。由此可知作者“遗憾”的原因是:对“一日的春光”的不满意,嫌这春光来得太晚,让作者等得太苦。

  考生在考场应试现代文阅读题,主要靠主观笔试来完成。读准问题的所在之处,选对可以用来提炼答案的语言信息,具体的要用准确的文字来概括,抽象的要用清楚的语言来阐发。有时,从文章里读不到可以用来作答的现成话,考生就要把握文章的写作主旨,凭着感悟写出正确答案。以上文字不成经验,只是一点体会述诸笔端,请同仁不吝赐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