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爱情转化为动力 高考莫慌喝几口心灵鸡汤

浏览 7

紧张、焦虑、担忧、冲动……这些情绪恐怕是每个即将高考的学生在所难免的。有的情绪可以促进考生,有的则会成为心理障碍。那么,该怎样调节这些情绪呢?
寻找宣泄渠道

焦虑情绪可发泄

梅其霞教授介绍,这学期刚开始,就有不少高三学生前来心理咨询,他们反应出来的主要问题是压力太大,出现过度焦虑、冲动、烦躁等现象。“其实,有这些问题是正常的。”梅教授说,考生的压力不仅来自自己,还有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考生出现心理问题是可以理解的。

梅教授认为,考生出现这些问题后,可以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调节。如:可以向同学或者父母倾诉自己心中的不安、忧虑;有的同学平时喜欢向日记“讲述”自己的悄悄话,那就勇敢写出来;如果平时喜欢用运动、看电影等方式调节心情,也要不惜“浪费”一点时间,把考前心理状态调整到。

“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这点很重要。”梅教授提醒考生,每个人的宣泄方式因人而异。

保持清醒有办法

有的考生在考试前会异常兴奋,坐立不安,复习时心猿意马,注意力无法集中,明明晚上辗转难眠,白天又表现出一副精力充沛的样子……

梅教授说,考生千万不要被这种假象误导。实际上,大脑皮层已经过度兴奋,难以抑制的“激情”也许会让考生在考场上头昏脑胀,答题时思路也可能严重受阻。这时,考生更需要想办法让大脑清醒。

梅教授提出以下方法供考生借鉴:其一,参加适当的运动,如慢跑、散步,不要参加长跑、快跑、游泳等剧烈运动;

其二,睡前深呼吸,可以缓解紧张情绪,帮助睡眠;

其三,借助听音乐、看漫画等放松心情,不要过多考虑考试、前途,把心情放平整,也可以促进睡眠;

其四,饮食清淡,睡前半小时喝一杯牛奶,能促进睡眠。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服用安眠药,进行强制入睡,因为药物可能产生消化道方面的副作用。

厌食贪食都要防

梅教授说,应诊学生中,两种极端现象特别容易出现。

一种极端是因为紧张产生厌食,没有胃口,觉得吃什么都不香。此时,考生应该调整饮食习惯,不要因为情绪导致营养不良,这会让精神状态出现连锁反应;

另外一种极端是营养过剩。有的考生热衷于依靠多吃东西来缓解紧张情绪,容易贪食,而不少家长生怕孩子没吃好,营养品、鸡汤、鳖汤纷至沓来,营养过剩就在所难免。此时,消化不良等疾病也会来凑热闹。此类考生要管好自己的嘴。

同时,因为复习时间有限,有的考生会忽略生活细节,不注意添加衣物等。这时,预防感冒也是重要一环。

压力“变废为宝”

有压力不是坏事

有一个心理调查值得家长、老师、考生们思考——实验的大致内容是,选定的人群中,第一类人群在行事过程中没被施加任何压力,第二类人群适当施加压力,第三类人完全不施加压力,任其自由行动。

调查结果显示,第二类人做事效率,结果。

为什么呢?徐展老师解释道,其实做任何事情,有一定的压力都是好事,在不压垮精神防线的情况下,压力可以开掘人内在的潜力,让做事效率更高,斗志更强。

对于考生,家长可以用一些鼓励的话语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在应对考试上,但是不能太多,千万不要动不动就使用“高压”政策,把孩子的这一次考试看成是人生的关键,以高考成败论英雄。

考生也应该明白,12年寒窗在此一搏,但这种情绪不能太过,因为将其带入复习中会影响复习效率,带到休息中则会产生情绪障碍,引起失眠、焦躁等。的处理方式是想想就好,在压力的督促下静心备战。

清障碍大刀阔斧

面对一系列实际存在却又不可避免的心理问题,徐展老师认为考生应该大刀阔斧清除掉。考试前,听听音乐、逛逛街、看电视等都是调节情绪的良方。

另外,考试过程中家长的热心肠也可能成为考生的心理障碍。徐展老师认为,如果有的家长需要陪考才能吃“定心丸”,家长陪同就无可厚非。但如果考生觉得自己能胜任,家长切不可强制要求陪考,这样一来,很容易让考生感觉到正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不可龋

最后,对于心理素质不好的考生来说,最后一道心理障碍是对答案。徐展老师认为,有的考生承受力不好,考完单科后千万不要和其他同学对答案,一来平时成绩好的同学不一定权威,二来考得好与否都会影响下一科目的考试。

说出心中秘密

孤注一掷不可取

陶健老师看着班上埋头复习的同学很心痛:熬夜、紧张、忧虑等,使这群花季孩子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陶老师带的高三(10)班是学校的“平行班”,同学成绩不太好,基础较差,眼看高考来临,平时热爱学习的学生更刻苦了,就连那些不怎么花心思学习的学生也有了紧迫感,巴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

“他们焦虑,孤注一掷……”这是陶老师的感受。然而,对于成绩不太好的学生,陶老师发现他们似乎不知道劲往哪儿使,“积压的问题太多,复习不过来,搞不懂的依然搞不懂,很痛苦。”陶老师说,最近她每天晚上要做的工作就是逐个给家长打电话,让家长监督学生不要熬夜,有时候,陶老师甚至主动请学生放下书本回家休息。

“身心的健康比高考更重要。”即使进入高考倒计时,陶老师班上的班会课仍然每周举行一次,主要用于学生之间交流,把心里话统统说出来,老师、同学一起面对,在讨论中寻找解决途径。

心里有事要倾诉

此时考生的心态,就像一根绷紧的弦,一点小小的刺激也可能让他们崩溃。陶老师建议学生,说出秘密,想哭就哭。

“成绩好的学生怕考砸,让父母失望;中等生怕发挥不好,丢人;差生怕落榜,今后找不到工作……太多的害怕和担忧让学生身心疲惫。”对于这些处在“煎熬”中的学生,陶老师认为他们应该放弃平时的心理羁绊,父母失业了、吵架了、和同学闹矛盾了等等问题都要倾诉出来,把家长、老师当成“保险箱”、“垃圾桶”,勇敢出说自己的秘密。如果痛痛快快哭一场能让自己舒服,那就大胆哭吧!

爱情转化为动力

高三学生谈恋爱已不是新鲜事。有多年班主任经验的陶老师有自己的办法,帮助学生把爱情转化为动力。

陶老师说,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在对待这个问题上肯定都会很“上火”。但是,此时千万不要把这种情绪发泄出来,应该告诉正在恋爱的学生,青春期产生爱慕之情是很正常的,不用回避,而是要用理性的眼光对待。

陶老师发现,成年人谈恋爱一般是在工作之余,而中学生恋爱起来是“昏天黑地”,会把整个精力投入其中。此时,一味打压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堵与疏之间,陶老师选择后者。

“肯定他们纯洁的爱情,但同时劝告他们,现在最重要的是高考。两人完全可以借在一起的时间讨论学习,把爱情转化为动力,在功课上相互查漏补遗。”陶老师的方法得到学生的认可,班上个别正在恋爱的学生已经冷静地对待恋爱问题。

本栏稿件由记者 陈寒星 摄影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