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老师和家长普遍欢迎“知分后再填报志愿”
不能根据往年分数线“对号入座”
昨日上午,省教育考试院公布,广东高考沿用了多年的“考前填报志愿”规则将于明年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知分后再填志愿”规则。
面对这个比较“透明”的全新尝试,昨日下午,本报迅速连线部分中学、高校以及教育专家,多数考生、家长及老师对此均表示欢迎。
招生办
志愿咨询会将“与时俱进”
“知道成绩后再报志愿是值得肯定的做法,起码是利大于弊的。”广州市招生办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省教育考试院在出台这一决定前已经召开过多次会议,各地市招生部门也参与其中,因此各地市招生部门都已经知道明年高考关于填报志愿方式的新变化,多数地市都认同新的志愿填报方式,积极配合。
该负责人认为,知道成绩后填报志愿,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兴趣,量体裁衣填报志愿。高分生与低分生都有明确的方向,报考志愿与实际录取悬殊不会很大,风险减小。“但也会产生‘扎堆’现象。”他说,因此,广州市招生办将积极配合明年高考填报志愿新方式的实施,并选择时间、方式为考生、高校做好服务,提供良好有序高效的填报志愿咨询会。
学生、家长
拍手叫好但怕“硬碰硬”
“知分再填报志愿”的消息一传出,很快就得到了绝大多数应届高三学生的支持。昨日,记者走马广东实验中学、广州市第七中学、广州市培正中学、广州市第109中学等学校发现,高三学生及其家长普遍认为,新变化避免了考前填报志愿“碰彩”的风险,十分“透明”,指望新变化能加大自己被心仪学校录取的机会。
广东实验中学高三学生小陈说,“知道成绩后再填报志愿”方便很多,“分数明明白白地写在那里,连自己在第几批都十分清楚,所以对自己能上哪所学校有很大把握。”
据了解,不少学生,尤其是拔尖的学生认为知道成绩对填报第一志愿十分有利,但也担心因为大家都是“高手”,目标学校就那么几所,怕因此而“撞车”产生“硬碰硬”。
“无论哪种方式都只是一个游戏规则,从理论上讲,对每个考生都公平。”深圳一位麦姓家长得知消息后认为,关键是要尽早确定规则,并为考生做好服务。而部分家长也提出建议,高考公布分数线和考生分数后,是否可以多公布相关信息,比如分数段等,让考生填报志愿更加合理。
中学
老师“做足功课”辅导学生
据了解,很多中学目前还没有接到正式的文件通知,因此并未对明年填报志愿的准备作出部署。“尽管没有接到通知,但只要政策一下达,学校将会根据新政策尽快制定对策,调整备考措施。”广东实验中学副校长黄建伟说。
不少中学的高三教师在得知该消息后,大多表示赞成。也有部分教师担心,此举会令和热门专业的分数线随之“水涨船高”。“越是好的学校就越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并导致高分落榜。”广州市七中一位老师说,“因为高分的学生在知道成绩后会十分自信,都朝着热门学校和热门专业报考,所以老师必须作好辅导工作。”
据悉,不少高三级组长认为,在填报志愿前,中学要收集考生志愿填报草表情况,根据考生的分数情况及对应的志愿填报,进行统计、分析,尽快将情况反馈给考生,及时发现哪些志愿过于集中,从而进行平衡协调,尽可能减少“扎堆”和“撞车”的可能性。
此外,一些老师还建议,考生在知道高考成绩后,可根据成绩和招生计划,有针对性地去咨询相关高校,最终确定志愿。“但无论如何,选报各批院校时要注意适当拉开档次,不能‘孤注一掷’。”华师附中一高三老师说。
高校
广东胜在有“综合素质评价”
记者昨天致电几所高校招生部门发现,高校对志愿填报方式的变化并没有太大反应,只是认为各种方式均有利弊,如果决定采用“知分后填报志愿”,那么广东省招生考试部门就要做好信息提供、引导等工作,避免“高分扎堆”。
据了解,由于今年我国有5个省是考前填报志愿的,8个省估分填,18个省是知分填的,因此高校招生办在不同的省份招生时都遇到不同的问题,而面对“知分后填报志愿”的省份时主要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考生知道成绩后填报志愿的做法,虽然使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能够比较稳妥,但高校在录取时只看高考成绩,突出了“一考定终生”的片面性。而考前报志愿的考生能根据自己平时的情况进行填报,凭的是实力。但华北一高校表示,“由于广东高考伴随了‘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相信广东可以比较好地规避这一问题。”
二是,知分填报志愿存在“扎堆”和“成批落档”的可能。
不少大学老师表示,“知分填报志愿”考验的是广东信息畅通疏导的能力。因为这种方式对考生来说,需要掌握大量政策、学校招生计划、历年来的录取分数、当年同一高校的预报读学生数等信息,才能作出比较好的选择。
专家
看成绩报志愿更合理
华南师范大学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高凌飚曾参与广东2007年高考方案的制定,他对这次调整大声叫好。
他解释说:“首先,在考前填报志愿的情况下,考生往往靠模拟考估计大概的分数段,而正式高考的时候能否达到却是难以预测的,考生对成绩心中无数,报考就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高凌飚说,盲目的报考会导致一些考生考不上第一志愿,而第二、第三志愿学校又已经招满第一志愿报考的学生,最后只能连降几级。“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分数上了重点线却进不了重点学校”。
高凌飚补充说:“其次,报志愿时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很多考生往往按照自我感觉,尽量往稍微比自己实际水平稍好的学校和专业报考,少考虑冷门专业,不恰当地倾向于某些学校和专业。”而先出成绩再填志愿的做法能较好地避免这两种情况的发生。
高凌飚特别提醒考生填报志愿时,要把自己的考试成绩和目标学校的近年招生情况作对比。具体到某个专业时,要预留一定的分数空间。“如果考试成绩只是勉强够得上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的话,会有很大风险,建议考虑其他专业”。
对话
明年填报志愿“留有余地”
昨天下午,记者特地带着应届高三毕业生、家长等关心的问题向省教育考试院有关人士、部分中学校长和从事多年招生工作的专家进行咨询。
问:为何采取知分填报志愿模式?
答:主要是为满足考生及家长对知分填报志愿的要求。知分填志愿满足了广大考生及家长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可以降低“高分低报、低分高报”的概率。另外,2007年专科填报志愿也是在考生知道成绩后进行的,结果专科录取率比去年有所上升。
问:知分填志愿是否消除“扎堆”现象?
答:知分填报志愿是志愿填报方式上的变化,并不能彻底消除高分考生撞车现象,若考生在志愿填报上一味追高,志愿扎堆现象仍会出现。因此,知分填报志愿仍存在风险,考生在填报时必须慎重,并保持合理梯度。
问:填报志愿时应掌握哪些情况?
答:考生及家长应权衡自身及客观条件,根据高考成绩、招生政策、招生形势、身体状况、兴趣倾向、能力倾向、家庭经济条件、院校招生章程、招生简章、批次线、学校近年调档线、院校及专业的就业等13种情况,慎重选择,理智填报。
问:直接根据去年的录取分数“对号入座”合适吗?
答:知道分数和各批次最低录取控制线后,在“知分”、“知线”的情况下,盲目根据高校往年的招生分数线,直接对号入座,显然是不可取的。
因为知分填报志愿,实际上是知己不知彼,因此,考生要加强与拟报考院校的联系,以尽可能掌握各种信息,作出正确的志愿填报。
此外,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留有余地”,比如在热门的学校里选择一些相对比较冷、前景比较好的基础学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