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开大学近日召开的社会-生态史研究圆桌会议上,海内外学者济济一堂,共同讨论环境史这一历史学科的新兴课题。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间的互动展开。学者们从“东西方环境史的理论方法和研究动向”“疾病、灾害与医疗卫生史”“农业、食物与环境历史”“生态人类学、环境考古学与环境史研究”等方面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见解。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王利华教授指出,在全面考察某地区历史时,不能不考虑到当地的山川、气候、水文、土壤、生物构成乃至矿产资源。因为当地社会在生产模式、饮食结构、服饰式样、居住方式、交通设施、疾病灾害以及娱乐、信仰、知识等方面呈现的地方特色,都无疑根植于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同样,许多宏观问题,如中国历的周期性社会动荡、经济重心转移、胡汉民族的冲突与融合等,也都要结合生态环境因素重作思考。
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环境考古学重要开创者周昆叔教授说:“采用环境历史学的新视野重新观察历史,可以更深刻地认识中国的历史特性,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历史文明,并服务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
据记者了解,与海外的生态环境史研究相比,中国学者的研究起步并不算早。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得到人们重视,生态环境史也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其中,一些教学科研机构也开始重视这门新兴学科。
王利华说,环境史的复杂性和显著的跨学科特征,决定了研究者需要与同行密切沟通,并与众多领域学者进行广泛交流。在不久的将来,环境史将成为历史研究中的主流学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