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边缘成绩高考生”落选的三步走

浏览 5

N本报记者 叶琦

  高考结束,全省32万高考考生又将面对“你往何处去”的填报志愿大战,这是一场技术、信息以及自我意识的无形战斗。可以说,填报志愿是否准确、恰当,同高考一样,影响到考生的一生前途。在高考升学率日渐提高的今天,能否升上大学这个矛盾已退居次要地位,什么样的大学你最向往?什么样的专业你最喜欢?如何提高高考志愿的“命中率”?这些才是每一位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热门话题。

  今年我省报考志愿的工作,仍然安排在高考成绩通知考生本人和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公布之后进行。知分填志愿,考生可以根据考场的实力发挥和个人兴趣对号入座,但也无法避免考生志愿扎堆造成边缘成绩考生落选的危险,而且极易导致冷门院校专业更冷、热门院校专业更热。

  第一步,根据“超线分数”找准目标院校

  所谓“超线分数”是相对于录取控制分数线而言,所超的“线”也就是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超本一线(即“超线分数”),是特指某一所高校当年录取平均分与当年本一批控制分数线之间的“差距”。由于每一所高校的录取分数有高有低,不同高校的超线分数也相应地有高有低,代表了不同院校的生源状况。

  历年来,“超线分数”都是各高校招生人员用于指导考生填报志愿的依据。以这所重点高校录取平均分数与当年本一批控制分数线之间的“差值”作参考,可以轻松便捷地对比出自身实力、圈定报考的目标院校群。

  举例来说,考生小A在知道自己的高考分数和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后,可以计算出今年高考成绩的“超线分数”。例如小A今年高考成绩超本一线40分,对比本一批录取分数位次对应表,查找近三年“超线分数”在40分上下的院校,这样就可以非常便捷地圈定自己的目标院校,在报考时增加胜算的筹码。

  第二步,根据“上线生源分布图”把握好第一志愿

  今年福建省高考暂不执行“平行志愿”,选报好每一批次的第一志愿是填报志愿的核心。因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是分批次进行的,上一批次的录取工作全部结束后,下一批次的录取工作才能开始,各个录取批次之间互不交叉。而每一个批次内的录取又是按照院校志愿顺序依次进行的,各招生院校首轮投档(即第一志愿)全部录取结束后,再进行第二志愿的录取工作,然后依次进行,直至本批次内院校顺序志愿全部录取结束。各志愿之间互不交叉。

  以2007年为例,参与理工类招生的本一批院校共有166所,其中有90余所院校通过首轮投档(即第一志愿)顺利完成录取工作,其中绝大多数是受关注度较高的老牌。将近70所院校首轮投档尚余少量招生计划不满,只有6所高校(大庆石油学院、湖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内蒙古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在本一批首轮投档出现零生源。由此可见,招生院校录取的新生绝大多数是第一志愿考生。所以,选择好每一录取批次的第一志愿就显得极为重要。

  第三步,根据“专业录取分数排行表”分清冷热专业

  我们在谈第一志愿时,很容易想到的就是第一志愿的某某大学,所以很多人在学校的选择上求精求准,却疏忽了专业选择的第一和第二之分。殊不知,有时候,自己的失败往往就在专业上。

  例如,2006年理科考生小B成绩615分,高出当年理科本一批控制线54分,算是比较好的成绩了。对财经类情有独钟的小B就在本一批志愿表上填报了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等一溜的财经类热门专业,当年这三个热门专业录取的最低分分别是:618分、622分、612分,虽然小B的总分高于第三专业志愿的录取最低分,但当年厦大规定的专业级差分数是:5、2、2、1。这就意味着小B必须先将总分扣除专业级差分数(7分)后才能排序录取“金融学”专业,结果小B没法投到他喜欢的任何一个财经专业,且又不愿意服从专业调剂,最终遭遇厦大的退档处理。由于院校参考志愿的梯度也没有兼顾好,小B不得不与本一批重点高校擦肩而过。

  由此可见,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即使成绩比较好,但如果既要报考院校又要就读热门专业,就更需慎重,尽量多了解情况。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要通过咨询,了解该高校所填报的专业历年录取的分数线,根据该专业历年在某省录取的分、最低分、平均分等信息,结合自己的实力填报专业志愿。如果考生小B能在第一专业志愿中,把热度稍稍降低一点的话,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