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女孩趴着读书12年考上华师 感恩旁人关爱

浏览 6

文明体现在一个微笑,文明体现在一句问候;文明被爱包围着,文明更是被平等包围着;文明不仅仅体现在对待普通人群,文明更体现在对待特殊人群。


与60多万今年的高考(Q吧)生一样,19岁的女孩范津参加了今年的高考。她以文科591分的优秀成绩被华师大中文系录取;但是与众多考生不同的是,她是个特殊考生,先天性肌肉萎缩让她从3岁起就踏上艰难行走的人生路。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她付出了比常人多出不知多少倍的努力,也得到了和正常人平等的待遇,更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
乐天女孩称自己不够勤勉


“与其用张海迪、海伦·凯勒这些榜样来自我激励,不如说我已经很相信自己。”范津仰着娴静的脸庞,俏皮地说出这句话。若不是她略显别扭的坐姿,没人能将满脸阳光的她和先天性肌肉萎缩这种病症联系起来。上周,通过网络查询,范津得知自己已被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录取,对这个成绩她显得很平和,“平时成绩差不多就是这样,完全没有惊喜。”


范津说,和同班同学相比,她还不够勤勉。由于无法承受一整天端坐,她没有参加高三毕业班的晚自修。说罢,她向记者展示她电脑里的珍藏:有日本宝冢歌剧团的各种剧照、歌剧片,还有她写的文章,画的漫画素描。她说:“我就是因为放不下这么多‘心头好’,语文才没考出理想成绩。”


女儿苦读 父亲从不忍心看


尽管范津将考上大学说得轻松,但谁能想象,范津趴着完成12年苦读,而且一直成绩优秀。她曾自我鼓励:“匍匐也好蹒跚也罢,该前进了”。平时,在学校,要坐着听课,她用心口抵着桌子支撑全身,“有时会有点疼,有喘不过气的感觉。”在家的时候,她多数时候趴在床上写作业复习。大热天,即使房间开了空调,范津趴着的地方,依然会濡湿一片,而她的手脚却冰冷冷的,妈妈张女士解释,这是因为“她所有的力气都用到脊梁上,用到抬头看书上。”


父亲范先生悄悄告诉记者,他从来不忍心看女儿读书的场面,“很刻苦,她说乐在其中,更叫人心痛难忍。”


开朗性格源自旁人的信任


在学校,范津总是会遇到热心帮助她的人,对此,她心怀感激。“只要我走到楼梯边,就会有人伸出手来扶我,很自然,完全没有惊讶的神情。”而这些主动帮助范津的同学或老师,甚至和她并不相识,“每天我都要努力记住每一张帮助过我的面孔,好在下一次遇见时,给他们一个微笑作为答谢。”


“老师、同学会主动发现我的价值,给我很多机会。”范津说,这正是她的自信之源,这些事情让她感受到接纳、信任和支持。高考前40天,学校组织同学们参加潜力提升训练营,宣布这一消息的时候,班主任王老师对范津说:“如果你实在不方便,可以不参加;但是如果你能参加,这次活动一定更加完美。”这句话让范津印象很深,也正因为这句话,她决定参加训练营,“他们对我不抛弃,不放弃,我就要回报更好的表现。”事实上,这次训练营的很多活动,她根本无法参与,只能在一旁当“看客”,而且撑完全程,用范津的话来说“几乎累到半身不遂”。但是,她觉得和同学老师一起,“有一种难得的温暖踏实。”


尽管行动不便,范津还是不时会和同学相约去购书中心买书、到岗顶买衣服。然而,每次独自外出归来,她都难免听到别人惊讶地“质问”她的父母“怎么放心让孩子独自出去!”对此,她觉得,残疾人需要的不是泛滥到近乎否定的同情怜悯,而是实实在在的关心体贴。


范津的父母亦表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正因为没有受到太多另眼相看的难堪,而是得到了公平包容的对待,才形成如今这般乐观开朗的性格。(文/记者谭秋明 通讯员 肖培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