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推荐课外阅读的长篇小说类文学名著列入考试范围。课外自读文学名著,这是大纲规定的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考查学生课外阅读文学作品的情况,旨在促进教师坚持开展有益的课外阅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教学大纲》推荐课外阅读的三部文化经典著作(《论语》《孟子》《庄子》)中,选取文章作为第Ⅱ卷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材料,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提高文化素养。 名句名篇默写取材于《教学大纲》和现行教材规定背诵的篇目。语文试卷的难度值(P值)约为0.6。
关于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的说明
一、考试形式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试题类型:选择题、填空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写作题
二、试卷结构
考试内容及赋分如下:
第1卷(选择题共21分)
一、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6分)
二、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6分)
三、文言文阅读(9分)
第Ⅱ卷(共129分)
四、文化经典著作阅读(10分)
古诗鉴赏(6分)
名句名篇默写(6分)
文学名著阅读(10分)
五、现代文学作品阅读(17分)
六、表达应用(10分)
七、写作(70分)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福建省参考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共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题。
李普曼认为,公众舆论的形成不仅基于现实利益,而且更大程度上为公众自身的信念所左右。在他看来,公众的舆论是建立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牢固的信念之上,这种信念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新闻报道和新闻舆论的影响;换句话说,是报刊等大众媒介通过经年累月的报道和宣传,塑造出一种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另一种知觉模式,从而在公众头脑中植入一整套“固定的咸见”——公众在无意识中受到这种刻板成见的支配,以媒体的立场和视角去观察世界并形成舆论。他说:“对于大多数事物,我们是先想象它们,然后经历它们的。如果不是教育使得我们已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的话,那么这些先入之见会深深地支配整个知觉过程,这些先入之见把某些事物划分为熟悉的或陌生的,强调了这种区别,所以,看到了有一点熟悉的东西就像是很熟悉;有一点生疏的东西,就像是非常陌生。”他认为,固定的成见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它会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了解,让人们生活在一种虚幻的“拟象”之中,“当成见的体系已牢固地形成时,我们都会注意那些能支撑成见的事实,而不去注意那些与成见相矛盾的事实,但是,固定的成见并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常常是有条理的、能够自圆其说的信念体系,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对于社会意识的统一和公共价值的认同具有积极的意义。一言以蔽之,固定的成见就是看不见的社会习俗和对传统的维系力量。
1.下列对李普曼的“固定的成见”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固定的成见会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理解,使人们生活在一种虚幻的“拟象”之中。
B.固定的成见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它是有条理并能自圆其说的信念体系。
C.固定的成见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对统一社会意识、认同公共价值有积极意义。
D.固定的成见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它是看不见的社会习俗和对传统的维系力量。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公众舆论的形成不仅建立在现实利益基础之上,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受制于公众自身的信念。
B.公众舆论是公众在无意识中受到刻板成见的支配,以媒体的立场和视角观察世界而形成的。
C.人们对大多数事物的先入之见会深深地支配整个知觉过程,并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了解。
D.当成见的体系尚未牢固形成时,人们对那些能支撑成见的和与成见相矛盾的事实都不会关注。
200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及参考试卷(2)1
浏览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