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计算机科学系于2001年成立在数学系,2002年独立建系,2006年更名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二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按师范、非师范和软件工程三个方向招生,现有在校生1593名。
该系200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获批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号系统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为校级教学团队。现建有一个信息安全与计算机网络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一个院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专业实验室12个,面积2037平方米。
该系下设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管理技术4个教研室和1个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目前拥有专任教师5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高级实验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30人;硕士生导师4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本科)
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软、硬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能熟练地进行程序设计和使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教书育人良好素养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能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和应用的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教育学、心理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技术、程序设计基础、Windows程序设计(MFC)、大学物理、离散数学、数字电路、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编译原理、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微格教学、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
就业方向:在高等及中等学校进行计算机教育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或在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本科)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基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良好外语应用能力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Windows程序设计(MFC)、电路分析与系统、大学物理、离散数学、、模拟电子技术、算法与数据结构、数字电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
就业方向:可从事计算机系统的研究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技术服务等工程技术工作,或从事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系统的规划组建、运行维护、安全管理及应用软件开发等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本科,软件工程方向)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及应用知识,并具有良好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初步的项目管理能力、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参与意识,以及竞争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软件工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技术、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Windows程序设计(MFC)、团队激励和沟通、工程经济学、软件工程概论、编译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算法与数据结构、软件代码开发及人机交互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过程与管理、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从事计算机软件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工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非师本科)
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使用计算机信息处理与管理等知识手段,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维护和信息管理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系统分析与系统实施的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技术、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程序设计基础、电子商务、运筹学、信息经济学概论、经济学原理、会计学原理、数据结构、信息管理学概论、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信息组织管理与存储检索、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应用、生产与运作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国家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工商、金融、企业、学校及科研单位,专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管理及评估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