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解读:2007年高考政治地理历史2

浏览 10

试卷走势

  2007年文综考纲,明确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要整体、综合把握。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今年的地理考试内容与2006年相比,没有任何变化,考点保持了绝对的稳定。这主要是因为不久后,湖北省也将启用新课程高考大纲,现在处于旧考纲向新考纲过渡的阶段,考纲没有必要再做较大的调整。

  虽然今年的地理考纲没有变化,但往年的高考地理并不完全是在大纲规定的范围内出题,超纲的现象有时也会发生,因此,考生在复习地理的时候,不能完全依赖大纲,而应该脚踏实地地掌握好课本的知识。

  备考建议来源:www.examda.com

  针对今年的地理高考大纲,再综合往年高考地理试卷,给考生的复习备考提几点建议。

  1.复习课本莫忘细节

  高考复习,课本知识的掌握要做到面面俱到,细节也不要遗漏。值得提醒的是,考生千万不要忽略了书上图表下的小字,许多考生复习时粗略带过,到了考场上才追悔莫及。举例来说,往年高考中曾经考过的月相和地下水就不属于大纲之列,课本上详细讲解的也只限于小字部分。

  2.知识要加深和拓展

  复习时仅仅满足于对课本的理解是不够的,在落实的基础上更应该对其进行加深和拓展。所谓加深,就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学习,适当找些难题来提高解题能力。所谓拓展,就是要在掌握基础后对与之相关联的知识进行延伸,特别是生活中一些与地理息息相关的常识,例如潮汐。

  3.主干知识要加强

  第二轮复习时要着重加强对主干知识的掌握。此时已没有太多的时间复习每一个细节,考生们应该学会系统化地梳理,对整体有一个较好的把握。在记背的同时,要通过经典例题来进一步巩固和理解知识,并且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来下手,做到主次分明。

  总之,考生在复习地理时,应反复记忆、踏实做题,真正的知识一旦牢固于心,即使高考有万般考法,也能以不变应万变。

  2006年地理高考大纲节选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

  1.太阳系概况;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时区的划分;日界线;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区时的应用;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宇宙探测的现状及意义。

  2.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锋面、低压、高压、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3.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中国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

  4.主要造岩矿物;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地域分异规律;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资源问题;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5.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来源:www.examda.com

  1.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不同类型工业区的特点;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条件。

  2.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主要因素;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中国的人口政策;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环境承载力;合理容量;控制人口数量的意义;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环境因素;人口的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3.乡村、城市的起源及发展;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

  4.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线、铁路枢纽和港口;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现代通信手段和通信网络的作用;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商业网点的布局;中国主要商业中心;主要进出口商品;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当代金融、贸易的国际联系及特点。

  5.文化景观的形成;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文化源地;文化传播、文化扩散的主要途径。

  6.旅游活动的特点;旅游活动的作用;旅游资源及其特性;旅游资源的价值;中国的旅游资源;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要求;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7.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国际经济的区域合作与竞争;综合国力的影响因素;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

  8.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防治;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人地关系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三部分世界地理

  1.世界地理概况。2.世界地理分区。3.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第四部分中国地理(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