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本市高校对高中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渗透。教育专家如何看待大学和中学教育的“亲密接触”?联合办学意义何在?传递何种信号?昨天,本报邀请了两位教育界人士,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嘉宾】
陶正苏:上海交通大学招办主任
熊丙奇: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打破“唯高考”衔接
记者:近两年,沪上高校和中学开始探索多样化合作机制,有的建“人才培养基地”,有的设“创新实验班”,有的将高校实验室“搬”进中学,如何看待这一新趋势?
熊丙奇:它打破了以前大学和中学“唯高考”纽带。以前,大学和中学“各自为政”,大学和中学更多是通过“高考”这一环节衔接:高中教育以高考为目标,大学录取同样以高考分数为依据。有了深层次合作,大学和中学教育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对接”,有了更多互动。
陶正苏:今年是高校尝试自主招生的第五年,高校自主招生权的扩大,促使高校敢于不断尝试。大学和中学深入合作要有共同的意识基础,即大学要了解中学课程安排,适应中学变化;中学也要了解大学改革方向,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传递“新人才”理念
记者:大学和中学共同培养人才,传递了什么信号?
陶正苏:实际上是高校向中学传递一种“新人才”理念。现在的中学教育总是和应试教育脱不了干系,三年高中,老师和学生思考更多的是如何“拿高分”,没有时间和精力思索更多问题。大学需要怎样的人才,实际上高中就要有所“储备”。比如,学生的研究能力、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些能力都被高考“束缚”了。大学将培养“触角”延伸至中学,通过教授讲课、开讲座、参加导师科研项目等形式,高中生可以提前感受大学文化,对他们来说有一定启发意义。
熊丙奇:反过来说,通过合作,中学也会了解大学人才培养的理念和要求,不仅关注学生分数,还要注重学生多方面发展。对高中生来说,剥下大学的神秘“面纱”,他们对大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今后在选择时更加有主动意识了。
期待产生更多“火花”
记者:也有人说,大学提前渗透中学教育,有“割早稻”之嫌?对其他学生是否公正?
陶正苏:创新班学生也是经过层层选拔产生的,当然,这部分人在大学自主招生中会有一定优势,因为他们在高中阶段享受了“附加”服务。但高校和学生的选择从来都是双向的,录取学生理应做到公平公正。
熊丙奇:少数中学生参与,这也是试点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在国外,中学和大学很早就尝试了互相渗透。美国一些中学,学生在高一和高二年级可选修大学课程,作为申请这所大学的依据之一,被大学录取后这些学分也是有效的。期待在将来,我国高校也能“各施所长”,拓宽学生自由选择度,高校之门能“打”得更开,资源为每个中学生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