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上大学背后的社会忧虑

浏览 7

北京大学正式对外公布了此前流传甚久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方案。按照此方案,部分地区中学校长的一纸推荐信一旦通过北大相关部门的审核,其推荐的学生便可以免考,直接进入面试阶段。(《中国青年报》11月9日)

  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出台引发了公众的高度关注。不过,这种关注并非仅仅停留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上以及由此产生的制度改良意义上,相反,集中在可能出现的消极后果上,一是“校长们可以有发挥空间的议论”;二是“穷人的机会越来越少的推测”。笔者以为,网友的两种心态可以作为一种观察的参照物。

  在公信力对各行各业还是稀缺之物的前提下,在各路人士对自己的“羽毛”并不那么珍惜甚至是甘愿沉沦堕落的当下,在教育依旧是公众改变自身地位的选择和家长“最舍得投资”的前提下,可以说,网友的疑问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整个社会的忧虑情绪。也就是说,公众对我们社会的土壤能否让“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茁壮成长充满了疑问,更产生了“好经可能被歪嘴和尚念”的不信任态度。

  应该承认,公众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本身没有疑义,甚至是充满了期待的心情。不过,在潜规则充斥和横行的当下,我们靠什么来打消公众的怀疑和不信任情绪呢?这是摆在社会面前的一道社会题。

  一是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公信力能否得到维护和提升?任何制度的推行和得到认可,离开了公信力的支撑,都将成为无稽之谈,甚至成为特殊阶层获利的工具。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来说,也不例外。众所周知,在当下的高考制度中,关于中学保送生的政策,在不少中学流行的一套规则是“一流的尖子必须参加高考,二流的尖子才进行推荐”,原因何在?因为学校需要状元,需要高考成绩来粉饰“政绩”。那么,在这样的潜规则面前,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中学校长能把真正优秀的学生推荐出来呢?更何况,权力和金钱对中学与高考的影响已经是有目共睹。因此,不解决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公信力之虞,公众的诟病在所难免。

  二是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能否更好地维护穷人子女上学的权利呢?如果这种制度成为“富二代”的特权或官宦子弟的“专利”,乃至成为权钱合谋的凭借,那么,公众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担忧恐怕就在情理之中了。更何况,现实中,不少教育政策正沦为强势阶层强化自身特权和恶化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工具。近年来,“假少数民族”等现象的频繁出现都说明了教育政策的沦陷。假如制度的公正性已被扭曲,假如制度已成了新的不公正的制造者,对政策难道不应该进行事先的省察和规避吗?

  从本质上说,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议论源自对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忧虑。必须认识到,教育资源作为处在公共领域的共享资源,在制度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其使用的不公平会强化社会发展中的居民受教育地位的不平等。教育资源分享中的不公平在很大程度上是强制性制度安排的结果,但其制度成本的承担者大多是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低下的弱势群体。这才是公众产生非议的根本原因所在。

  如果看不到公众的忧虑,单单囿于问题本身,并不能解决争议,相反,还会导致问题的蔓延,更不会有中学校长实名推荐所需要的社会生长土壤和空间。因此,认识到“校长实名推荐”背后的社会忧虑是一种必须,直面校长“实名推荐” 的公信力何以维系问题则是责任担当的要求。

  事实上,公众的忧虑并非坏事,可以促使政策制定者以更加理性和务实的态度对待校长“实名推荐”,小心呵护制度的公信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