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天,都有一大批学子,因热爱艺术而加入到艺术类考生的行列。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考生都未能如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有的是本来就不合适搞艺术,有的是准备不充分,有的是因考场发挥不好等,但从每年艺术考生不管是面试还是专业考试的情况来看,有的考生不是没有根底,就是不能得高分,原因何在?就是他们在应试的技巧的把握上还欠“火候”。现在借《高校招生》杂志一角,笔者与那些希望跨入艺术大门的年轻人聊聊关于艺术考试技巧的有关问题。
要考学,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适合报考的院校。近几年,我国招收艺术类专业的院校数量成上升趋势。在众多的艺术院校中,哪些院校开设了你想报考的专业,其专业相应的办学条件如何,无论在师资、教学、生源及毕业生等各方面的情况都要在报考前进行详细的了解,要做到心中有数。当然,在选择学校时还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学科成绩给自己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位,结合自己的实力选择适合自己或跟自己实力相当的院校。如果成绩一般而又想报考较好的大学,这对考生就不利。如考生要报考表演专业,首先要了解的是开设表演专业的高校。要知道,现在许多院校都设立了表演专业,这其中既有艺术院校又有普通文理科院校,也包括部分民办院校,其中很多还是设置在二级学院里。其次要在众多院校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院校。
在初步确定了报考的院校后,就要了解所考专业的考试内容,面试内容都有哪些,专业考试又考什么。就拿表演专业来说,无论在哪所院校,表演专业招生考试的内容大体是一致的,考试内容无非就包括表演、台词、形体、声乐四门课,这些都是必考的。表演考试的主要形式有集体小品、双人小品、单人小品及各式各样的即兴表演等。这些考试都要求考生在充分感受规定情景的基础上,真实、自然地表演。台词考试要求考生能讲普通话,理解作品并有感情地朗诵。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院校对作品的体裁有规定,考生一定要按招生章程的要求准备。形体考试要求考生准备一段舞蹈或武术,以考查考生的身体协调性及表现力。声乐考试要求考生自备曲目,以了解考生的声音条件、乐感、歌唱能力等。另外个别院校还有特长展示等内容,这些都以各院校自己发布的当年招生章程为准。选择好院校并且也了解了考试内容后,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环节不容忽视,那就是面试的技巧,这也是笔者所谈到的重点,因为每年因为面试被淘汰的人也特别多。说实话,现在艺术考试的文考成绩大家都差不了多少,而主要的考试就是专业的初试和复试上。
一、真实、自然是的。考试时考生们都希望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给考官,于是有些考生就开始自我“装饰”,个矮的垫鞋跟,眼小的割眼皮,什么美容、美发一起上,化个新娘妆,盘个“鸡冠”头。殊不知这样把自己最真实、自然、质朴的东西给丢掉了,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甚至还影响了考官对你的印象。有一年考试时,一位当过模特的女孩子面试时化了厚厚的浓妆,考官在无奈之下就让其洗脸后再考,卸妆后的女孩流着眼泪进了考场,此时眉毛也没了,粘的双眼皮也单了,皮肤也黑了、粗糙了许多,整个人情绪受了很大影响,考试发挥也不好,最后连复试都没进。
二、遇到即兴考题不要急。近几年来,考试中的即兴考题越来越多,使得许多考生有些不适应。其实遇到这样的考题不用着急,因为急也没用。考生要做的就是在充分理解考官要求的基础上,积极适应考场上各种变化,如新的规定情景、人物关系,尽快想出对策,不使自己太被动,再组织积极有效的舞台动作,真实自然地表演即可。在考场上经常有考生因紧张而不知所措,甚至愣在场上。一次考试中,因考生不能及时适应考场情景,在对方喊他“爸爸”之后,竟然喊对方“老婆”。类似笑话在考场上经常出现,集中体现考生对即兴考题的不适应。三、在面试时,许多考生都在揣摩这样一些问题,如老师喜欢考生唱什么样的歌,跳什么样的舞。有的考生在考试时,单方面认为老师可能喜欢流行音乐,所以就改变了原来的计划,把原来准备的歌曲改唱临时想到的流行歌曲,但往往效果不佳,因为老师是明眼人,他一听就知道你在这首歌上下的工夫如何。其实,这时考生不要只想到有老师,更该认识到的是自己,什么样的作品适合你,什么作品才能让自己发挥水平,这才是最重要的事。
四、准备时一定要依“章”行事。虽然有的专业考试科目差不多,但一些具体要求却各不相同,就是相同的专业对考生的考试要求也会不一样。有些院校对着装有限制,不许穿裙子,不许穿高跟鞋,不许化妆等。有些院校对自备的台词、形体、声乐作品数量和作品的题材有要求,几试内容不得重复等等。如有的考生初试时唱了一首歌,主考老师还觉得可以,到后来复试时还是唱的同一首歌,主考老师就认为是准备不充分了,然而一问为什么?考生的答案是:还不知道招生章程中有“初试和复试的内容不得重复”的要求。这样的考生能不被淘汰吗?还要强调一点是,考试并不是从上台才开始。当你一进入考场,进入考官的视野时,你的考试就已经开始了。所以一进入考场你就要注意了。
说了很多要注意的问题,其实在考试中最重要的还是实力和条件。说到条件,许多人都会想到外表漂亮,仅仅漂亮是远远不够的。每年都有一些外表不错的考生落榜,究其原因还是实力和素质不够。条件是天生的,但实力却要靠平时的努力。记得前几年的一个烟台考生,因条件一般,实力平平,在他第一年考试中不幸被淘汰。但第二年又在考场上见到了他,经过了一年的准备,浓重的方言不见了,表演的小品也有模有样。经了解才知道,这一年里,他一直在学习,甚至还到北京上了学习班。不懈的努力终于使他有了满意的回报,他如愿以偿地通过了专业课的考试。类似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就是现在很多艺术院校的班级中都有经过几年努力才成功的人。只要具备基本的条件,加上不懈的努力,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当然,面试时需要考生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但大家一定要记住的就是,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笔者在这里预祝热爱艺术的青年朋友们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粘贴板
成功人士艺考面试录
眼下又到了全国各大艺术院校招生的阶段,也是有志投身艺术的考生接受考验的时期,我们组织了一些成功人士面试的成功个例,希望他们当初面试中的一些特别之处能给你带来启发。
姜文的幽默帮了他
当年姜文在报考中戏的时候,形体老师和声乐老师都觉得他在这两个方面的表现一般,但尚有可造就的地方,就勉强给了个合格分。但是当在表演考试时却得到了一位老师的注意,当时负责表演的招考老师是一位姓张的老师,考完后张老师竭力主张把姜文留下来。为什么呢?因为姜文考试的时候朗诵了契诃夫的《变色龙》中的一段,张老师在这段朗诵里听出了姜文幽默。张老师认为对演员来说,其他的缺憾可以弥补,但是幽默只能靠发现。给张老师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届的毕业演出,当时演出的《饥饿海峡》是一个日本剧,剧中有一个快要退休的老刑警,姜文和另外一名演员作为AB角同时扮演这个刑警。另一演员在演出中西装笔挺,动作有棱有角,一说“拜托了”就要狠狠地一点头,出神入化。而姜文一出现总是笑眯眯的,说“拜托”时也是特别和气地点着头——“拜托了,拜托了”,说话的口气好像是跟人家在商量什么事情似的。
张老师很欣赏姜文的表演,认为他演得很有生活厚度,透过这个形象,让人家觉得这个刑警非常有人情味。
赵薇的眼睛会说话
小燕子赵薇当年考艺术院校曾考了好几年,后来还是被北京电影学院的崔新琴老师从近千名考生中拎出来,精心打磨终成正果。
那么当年赵薇是怎么打动崔老师的呢?
崔新琴回忆说,记得那一次考试时,赵薇丢了准考证在考场外面哭,当时我是主考老师,有一个工作人员悄悄跟我说有名考生丢了准考证,我一听火就上来了,这也太不把我们电影学院当回事儿了吧?并大声说:“丢了准考证就别考了。”后来,中间换考场的时候,我想起这件事情,就在走廊里没好气地喊:“谁把准考证丢了?”“是我。”当时的赵薇可怜巴巴地在走廊上应声道。崔老师说她当时看到的是那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正是赵薇那双噙满泪水的眼睛从绝望中抬起来的一瞬,崔老师当时心就软了。
蒋雯丽的眼泪感动考官
北京电影学院林洪桐教授认为:对于一个演员来说,人学、人性学、人情学永远是基本功。林老师在1988年招生的时候,给考生出一道题目:唐山大地震,你们家中的亲人都在地震中故去,一个月之后,你们从外地回到唐山,家已经变成废墟……
当时很多学生一进入表演区域就开始呼天抢地,有的甚至一下子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用林老师的话说,表演得都不太准确,感觉完全不对。惟独蒋雯丽,她一言不发地站起来,走到她的位置前面坐下,含着泪默默地望着天空,最后泪水顺着脸颊慢慢地流下来……林老师用了“空灵”两个字来评价蒋雯丽的表演,她的表演表现了一个演员对人性认识的深度,体现了某种情况下人的生存状态,当时在场的一个导演激动地说:“这个学生将来我一定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