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中的“可乐男孩”薛枭,最近被上海财经大学免试录取,另一名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少年英雄”的奥运火炬手———四川女生马小凤也被复旦大学免试录取。尽管上海财大称录取薛枭的理由是因为他报考了财大,同时他在地震中表现出来的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与财大的校训相吻合,但网络上对薛枭是否有免试资格争议颇多(据6月18日《深圳商报》)。
网友杨红兵:地震小英雄被自主招生,前提当是招生的测评标准要科学,程序要公开,过程要透明,监督要全面。而从两所免试录取地震“小英雄”的报道上看,理由委实苍白、乏力。
在“5·12”地震中,“逗乐忧伤中国”的阳光男孩薛枭给当时悲伤的中国注入了乐观元素,提振了民族士气,但如果把这种乐观精神作为置换入学资格的筹码,这就触犯了教育公平和其他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如果“特殊精神”被视为自主招生的评价标准,人们不禁要问,地震中还有诸多乐观、坚强精神的孩子是不是也应被录取?将精神辐射到更大范围,像感动中国人物,全国十佳、十杰,劳模不也该被破格入深造?
自主招生制度是对现行高考(论坛)制度的一种有益的补充与完善,其良性运转的前提必须是有明确而严格的附加规则的限制,笔者认为应从标准的拟定和监督的健全上入手:附加规则标准的拟定应让学校、专家、社会、家长等多方参与协商,集思广益。在人才选拔机制上,不妨在民间建立第三方监督组织,由学校向社会公开考评、审核的过程,公示推荐结果,让公共的教育资源的决策权受到有力的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