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放大八旬老人十次高考的价值

浏览 13

今年,81岁高龄的汪侠老人已经第十次迈进考场了。 “你们不要写报道哦,万一被老太婆看到了,她会骂我的。”原来,汪老还是瞒着家人,偷偷来参加高考的。(6月7日现代快报)

  汪侠老人是南京家喻户晓的名人,是教育记者圈里熟悉的一位“高考牛人”。确切地说,汪老成为新闻人物始于2001年。当年,已经72岁高龄的他,作为全国最老的考生,报名参加高考。他说,自己就是担心别人不相信他的医术,才希望用一张大学文凭去证明。前年,汪老的数学考了3分;去年一出考场,他已经忘了作文题目。当时有人问他,“如果今年还是考不上,明年会不会再考?”汪老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今天,他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响亮回答。

  80岁老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勇气和奋斗不止的精神,的确让人感动和敬佩,也很值得学习。但笔者觉得,我们也不应该过分渲染这种行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这既是人之为人的体现,也是人生的一种前进动力。但理想必须契合一定现实,同时还应根据环境的变化而不断修正。否则,它会偏离轨道,落入空想和虚无的窠臼。执着离偏执也就一步之遥,七八十岁高龄的老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踏上高考“独木桥”,并不是一件正常的事。

  不可否认,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投入与产出来评价所有行为的价值,还应关注“在路上”所欣赏到的风景。汪老在备考过程中,无疑会获得诸多愉悦与幸福。可话也得说回来,如果他把这些备考时光,置换为与家人朋友沟通、加强身体锻炼,那意味着的是失去更多还是得到更多?虽然俗话说有舍才有得,但“舍”与“得”的具体内涵,以及两者间的因果关系,却常常被人们忽略。舍去更为切身的东西,去完成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舍去家人的理解和家庭的和睦,去追寻难以触及的梦想,难道在逻辑上完全合理,在价值上完全正义?

  八旬老人参加高考,彰显的是社会进步和制度宽容,是制度框架里的个人权利,也体现出一个人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可这未必就能成为我们倡导这种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的合法理由。如果把所有目光都聚焦到它的正面价值上,而忘了更加普遍的理性判断和更加合理的价值导向,那恐怕是另一种形式的“妖魔化”。

  高考,不该成为个体一辈子的纠结,更不该成为被无限放大的社会节点。高考,应该回归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和应有之义。但愿这一天能早点到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