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考阅卷须博士”的误读很深

浏览 10

6月7日,记者从高考考卷一些阅卷点获悉,今年考试院对阅卷老师的资格作出了严格要求,高校的阅卷老师必须是博士学历,这意味着在读的研究生不能参与阅卷评卷。(6月8日京华时报)

  适逢高考期间,这样的消息格外引人瞩目。我注意到,消息一出,旋即引发了潮水一般的质疑和指责之声:为什么高考阅卷必须要博士学历?学历高就代表水平高?让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阅卷比博士阅卷更公平……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如是的质疑看上去理直气壮义正词严,其实,是一种跟风性的误读。北京规定的是“高考阅卷老师学历须达博士”,也就是说,经过选拔的高考阅卷者,是具有博士学历的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并未剥夺一线教师的阅卷资格。

  当然,不能说“博士教师”的水平就一定比“非博士教师”高。但反过来说,似乎也没有证据证明博士教师的水平就比普通教师低。现在的问题在于,对于教师而言,能够参与高考阅卷本身就是一种“荣誉”和职业生涯的肯定,所以报名者肯定甚众。在这种情况下,考试院适当提高门槛进行“选拔”,要求阅卷者须有博士学历,也纯属情理之中。这只能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学历的教师越来越多——可以试想,如果没有充分的选择余地,考试院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类似的网络场景比比皆是。在互联网上跟风者们甚嚣尘上,令人啼笑皆非。近日,一篇《民航超牛修补,机翼粘完胶带就上天》帖子在网络热传,该帖称拍到的是昆明航空的飞机,引起网民关注。此帖一出,诋毁嘲讽甚至是谩骂的口水一时泛起,很少有人思考“飞机机翼缠胶带飞行”的现象是不是“别有原因”。事实上,这是符合飞行手册的正常行为,而所谓的胶带也是金属胶带,是很昂贵的航空材料,批评者们顿时被打了脸。(详见本报A13版)

  依托于互联网平台,舆论的力量日渐兴盛。公共权利意识的崛起,公共道义的伸张,公共秩序的维护,网络舆情汹涌澎湃。其中,非理性的网络情绪以“多数人口水*”的方式泥沙俱下,这是一种值得警惕的迹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