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两大战略,提升办学品位”是九江一中新领导班子提出的奋斗目标。
三年多来,围绕这一目标,一中人“立足三个点,做好三件事”。“立足三个点”即“立足教育办学校、立足育人办教育、立足一中办一中”,“做好三件事”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抓住学校工作的关键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抓住学校工作的中心点;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抓住学校工作的落脚点”。
三年多来,围绕这一目标,一中人“既重视高考,更超越高考”。他们始终把高考的成功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追求,自觉把高考大面积丰收放在工作首位。同时他们强调,板凳要坐十年冷,办学要看十年后,要用明天的眼光办今天的教育,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打下宽厚坚实的基础。
2010年高考成绩的揭晓,再一次展示了九江一中“重视高考”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也进一步坚定了九江一中走“既重视高考,更超越高考”的素质教育之路。
一、成功的高考
对一所百年而言,仅有高考的成功是不行的,但没有高考的成功则是万万不行的。
高考成功的标志是什么?
高考的成功应该是“点”和“面”的大丰收。这是因为,只有“点”和“面”的大丰收,才能让广大学生普遍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只有“点”和“面”的大丰收,才能让千百个家庭普遍得到教育的实惠;只有“点”和“面”的大丰收,才能让人民群众普遍感到由衷的满意。
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是教育成功最重要的标志,自然也是高考成功的最重要依据。
2010年高考,九江一中再次取得大丰收,在前三年高考辉煌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和多项指标全省地位。从“点”上看,单有同学以653分夺得九江市理科状元,位居全省第12名;600分以上36人,占九江市1/2,位居全省第三;高考之前,获得全国奥赛一等奖的20位特优学生中,有16人免试保送全国一流大学,保送生人数位居全省第一。它们是:杨康保送北京大学,杨凯保送中国人大,蔡凝、周志明、张任其保送上海交大,周江明、龚少秋保送南京大学,曾敏翔、王智磊保送中国科大,郭蔚英保送华中科大,谢保罗保送厦门大学,罗圣保送华东师大,杜鹏宇保送北京航大,李俊音保送同济大学,郑森文保送武汉理工,向添铎保送上海大学。
从“面”上看,一本上线568人(文科114人,理科454人),比2009年净增98人。二本上线1025人(文科290人,理科735人),比2009年净增238人,首次突破千人大关。在报考人数没有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且不含艺术、体育类考生,一本、二本上线人数之多、比例之高、惠及的家庭之众,稳居江西省第二名。
这些数字是一中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答卷,是一中学子在毕业离校时能够带着对母校的感恩、带着对老师的感激的理由。
二、对每一个学生负责
要想高考大面积丰收,就需要各个层面的班级大面积丰收,各个层次的学生大幅度进步。在2010年高考中,九江一中农村生一本上线率平均超过92%,二本上线率平均超过99%;择优生一本上线率平均超过70%,二本上线率平均超过90%.
可以说,今年九江一中农村班、择优班都取得了大丰收,如农村班之一的高三(17)班一本上线56人,农村生一本上线率100%;择优班之一的高三(11)班一本上线36人,二本上线43人,择优生一本上线率、二本上线率分别是82%、98%.就是普通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高三(7)班一本上线5人,二本上线16人。
如此大面积的丰收,如此高的上线比例,得益于九江一中“关爱每一位学生,办好每一个班级”的办学理念,而“关爱每一位学生,办好每一个班级”正是九江一中“精品办学”战略内涵之一。
在“精品办学”战略思想指导下,九江一中一方面适当压缩班级数量,不求做大,但求做强、做优,努力实现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历史转变,另一方面本着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态度,努力办好每一个班级,把每一个班级都办成精品班级。所以,学校特别重视每一个班级的教师配备,努力配优配强每一个班级的教师。三年多来,九江一中已经从北师大、华中师大、华南师大、武汉大学、华中科大、复旦大学等全国一流大学引进了包括25位硕士研究生在内的44位优秀毕业生。实践证明,这些新引进的青年教师专业水平高、学历高、综合素质高,更容易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也更愿意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他们已经成为九江一中实施“精品办学”战略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学校特别重视为每一位学生成长设计发展道路,与江西电视台联合创办了广播电视班,为部分特长学生提供专业学习的机会。学校还组织了体育、美术、音乐、舞蹈等兴趣小组,帮助特长学生提高专业水平。在每年3月份专业考试结束后还单独成立文化提高班。近三年每年都有50位左右同学通过体育、艺术专业特长进入一本、二本院校。
三、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基础
“既重视高考,更超越高考”,这是九江一中立足育人办教育的一种理性选择和追求。如果说,“重视高考”就是要提高学生在高考中的竞争力,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上大学、上好大学,关注的是学生的近期发展,那么,“超越高考”则是要提高学生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竞争力,它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他们认为,办学校就要以教育为本,以育人为本,克服浮躁,克服肤浅,不做急功近利的事,不做舍本求末的事。他们是这样去思考的,也是这样去实践的。
面对优生相对集中的校情,九江一中大力推进英才教育,在学科奥赛辅导中,提出了“重视奥赛,更要重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特别把智慧的启迪、思维方法的培养、能力的培养放在重中之重,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已被北京大学保送录取的九江教育奥赛第一块金牌得主杨康同学说:“在今年的物理竞赛决赛的颁奖大会上,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跟我们说,举办物理竞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样的人才,才是如今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的确,奥赛是一种思想的延展,是一种精神的闪光,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导向作用。近三年九江一中奥赛成绩硕果累累,质量不断攀升。从量上看,奥赛省级赛区获得一等奖的科目2007年只有信息和物理两科,2008年增加到信息、物理和化学三科,2009年五科全面开花;一等奖的数量2007年12个,2008年18个,2009年已有21个收入囊中(有一位高二学生)。从质上看,2007年4人打入奥赛冬令营,获银牌一枚,2008年2人打入奥赛冬令营,获铜牌两枚,2009年杨康同学打入奥赛冬令营并获得金牌,另两名同学获得铜牌。
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2008年秋季全省进入高中课改以来,作为省级样本学校,九江一中确立了“抓住课改实质,有效对接高考”的工作思路。“抓住课改实质”就是要紧紧抓住这次高中课程改革最核心、最本质的要求,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围绕这一根本要求,九江一中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改革,既启动了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校本课程开设等课改规定的难点项目,更是开展了一些自选项目,如组织了学生参加北大举办的“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和清华主办的“胸怀成才梦,走进清华园”励志冬令营、夏令营活动,开展了“周恩来班”创建活动,组织了校园话剧团等。这些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课改活动,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发展。最近九江一中“九江市水旱灾害调查”“经济发展与生活”两个研究性学习课题组学生参加全省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决赛双双荣获一等奖。难怪孙刚副省长对九江一中课改工作作出如下批示:“九江一中课改思路很好,符合实际。成效显著,值得借鉴。”
九江一中:重视高考 更要超越高考
浏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