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9分不仅是方耀鹏自己考出来的,也凝聚了他父亲方清辉十几年的心血。50岁的搬运工方清辉,绝对是个与众不同的家长——他像农民一样干着体力活,却像教授一样给儿子编写了大量土教材。
父亲编写的教材丰富了方耀鹏的知识面,以至学校里无论哪种竞赛都派他出马。父亲总结的《高考作文战术》,帮助理科生方耀鹏获得了125分的语文高考成绩。昨天下午,记者在方清辉家中看到了他编的厚厚一摞教材时,心中无比佩服。
口授作文,培养孩子读书兴趣
方清辉家住龙海市紫泥镇溪乾村,1977年在龙海一中毕业,没能考上大学,便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方耀鹏念小学二年级时,老师布置写作文,他因不会写而发愁,不敢去学校。方清辉得知后,由自己口述、儿子抄写,完成了作文。结果,作文受到老师表扬,被当成范文朗读,这一下子提起了方耀鹏的兴趣,从此便主动看书、学习,考试成绩长期排名第一。方清辉也从那时开始,决定给儿子编写教材。
白天干活,晚上熬夜编书
方清辉膝下一儿一女,从大女儿念初三开始,方清辉渐渐觉得,家里开的杂货店已无法满足姐弟俩的求学费用,于是他开始到码头上找活干。先是在当地的普贤码头给船只装卸玉米、建筑材料,后来又到榜山镇帮人搬运淀粉。每天早出晚归,他说:“淀粉90公斤一袋,用肩膀扛,大汗淋漓,一天得喝6大瓶水,脸被涂得像戏台上的白脸*臣。”
晚上回到家,方清辉并不像工友们那样倒头大睡,而是埋头为儿子编写“土教材”,帮儿子补充课外知识。方耀鹏说,父亲屋里的灯光经常亮到深夜十一二点,进去一看肯定是在抄抄写写。因为睡眠不足,方清辉第二天早晨骑车去干活时,常常因打盹而摔进沟里。
多年的心血凝结成厚厚一摞教材。这些教材全是手抄本,用各种各样的稿纸写成,并用硬质烟盒做封面,认真装订成册。里面既有《孔孟老庄名言精粹》《唐诗精选200首》《卡耐基语言艺术》《哲学知识》等典籍选编,也有《阅读分析》《文学常识》《高考作文战术》等实用材料,有的教材还写了“前言”。方耀鹏说,这些教材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开阔了眼界,对语文成绩也帮助很大。
省吃俭用,月月都买名著
因为家庭收入微薄,姐弟俩又都在读书,所以方清辉一家四口长期住在老房子里。这栋老房子已建成40年,九龙江涨潮时屋里都会进水,现在遇到下大雨屋顶漏水,要用四五个水桶、脸盆接水。即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方清辉的积蓄也都花在儿女身上。尽管当搬运工每月只有几百元收入,但每次发工资时,方清辉总是从中挤出几十元,给儿子买一两本名著,既有中国古典的,也有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等世界名人的。10年坚持下来,老房子里已经积攒了厚厚几大箱名著。
方耀鹏说,父亲从不担心自己的功课,而是灌输“课外学习更重要”的理念,所以自己并没有偏重理科。6月25日,方耀鹏679分理科原始分漳州第一、全省第七的好成绩,和清华大学签订了预录取协议。兴的是父亲方清辉,他给自己整整放了两个星期的假,比他当搬运工六七年来的休息时间加起来还长。
儿子懂事,做家教赚学费
一双儿女都念大学,方清辉肩上压力顿增,在村里开的杂货店,也赚不了几个钱。长年累月做搬运工,已经给他留下了腰椎间盘突出、两腿酸痛等毛病,妻子每晚都得给他按摩。为了有劲干活,他只能靠天天吃钙片弥补,有点小毛病也自己对付。
18岁的方耀鹏也开始体贴日渐年迈的父亲,他没有在暑假里到处找同学玩。高考结束后,龙海有几十名高二学生请他当家教,方耀鹏选了4人,他吃住在学生家,全天候上课,希望能尽量减轻父亲肩上的担子。(本网记者 卞军凯/文 张炎妍/图 实习生 曹萍华)
来源:海峡导报
搬运工父亲自编教材教出状元(图)
浏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