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会统招”,这招儿怎么样?(教育视界)

浏览 9

 江苏省高校招生咨询会上的高中毕业生和家长。
  杨多多摄



 今年5月29日,南京市幼儿高等师范学校招收300名免费幼儿师范男生。图为正在进行的招生面试现场。
  安 心摄(人民图片)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数和在校生人数都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可是,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误解和偏见,严重影响到高职生源质量和人才培养。为解决这一难题,《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自主招生的思路,北京、天津、河北等地许多高职院校打破了普通高考模式,拓宽了招生渠道。本版特报道北京、天津、河北等地高职招生改革经验和相关评论,希望对整个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有所裨益。

  ——编 者

  

  □今年在北京,会考成绩先于高考成绩成为高职院校录取的先决条件。对很多考生和家长而言,“高会统招”确实是个新鲜招数。其实,近几年来,北京等地高职院校早已经开始“试水”招生改革,从单考单招到自主招生,再到高会统招……招招关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今年,全国有73所高职院校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

  

  北京高职招生三大类

  自主招生(面向高中阶段教育各类毕业生),由学校自主进行入学测试、自主确定入学标准、自主实施招生录取,考生参加院校自主招生测试合格后,可直接被录取,不用再参加高考。每年3月初报名,中下旬初试。自主招生包括面试和动手等操作性考试(主要考查与专业相关的个性品质)、高中阶段文化课成绩(语数外三年成绩)、特长成绩(获得荣誉和特长技能等)。

  单考单招(面向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国家授权高职院校独立组织的统一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主要面向中专、技校、职高等学校毕业生(简称三校生)。考试和录取都单独组织。语数外三科考试与普通高考同时进行,此外,考生需加试专业课。

  高会统招(主要为普通高中毕业生),即依据“高考成绩 会考成绩”进行招生录取的模式。从2010年起,普通高中生报考高职院校的考试科目将由高考科目和会考科目两部分组成。高考科目就是全国统一高考中北京卷的语文、数学(文/理)、外语3科。录取时按3科成绩总分排队;会考科目将由高职院校根据各招生专业的培养要求从备选的8科 (历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中指定2科并提出成绩的等级要求(分为ABCD四等第),作为录取时的前提条件。

  

  自7月29日填报了高等职业院校的志愿后,这些天北京第65中学高考学生张华正在静心等待。今年高考成绩不到400分,语数外三科超过200分,但会考成绩都在B级以上。对于上一个自己满意的高职院校,小张充满信心。

  让小张信心十足的是今年北京市推行的“高会统招”录取。首次新课改高考实行的“高会统招”,是北京本专科招生的分水岭。本科录取不了的学生可继续参加高会统招录取,专科普通批次志愿填报首次实现“大平行”。

  这一“新政”,让那些成绩在本专科间浮动的普通高中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既可以努力冲冲本科,也可以选择自己满意的高职院校。

  招录依据之变——

  统考成绩不是惟一录取依据

  “将会考成绩作为进入高职的前提条件,有利于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有利于减轻部分学生的学习、考试负担,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相关人士解释,高中会考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及合格毕业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与报考专业相关的会考科目成绩合格,表明考生基本具备了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相关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高考时无须再进行相关科目考试。

  其实,不以统考成绩为惟一录取依据而是在录取中考虑会考成绩,这样的方式在广东、山东、江苏等省已经实施了,有些省份甚至已经没有了高中会考的说法,取而代之的是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并且已经进入高考录取的参考标准。

  在2010年北京高招改革中,高职院校招生的志愿填报突出“专业优先”,实行大平行志愿。以往学生报一个学校可以填报5个专业,并可以在学校内部调剂录取。“这对考生来说是不利的!”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主任高福勤介绍,高职院校“热门”专业可能存在考生“扎堆”情况,一些成绩稍差的考生常会被调剂到不感兴趣的专业。而“高会统招”以“1个专业+1所学校”为1个志愿单位,同一个专业志愿下,考生可填报5所学校,每个考生可以填报20个志愿。这种方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考生的利益和职业意向。

  2010年高考“高会统招”适用于全部在北京招生的高职院校。为此,许多在北京招生的高职院校纷纷对今年北京地区招生工作进行调整。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在北京招生,根据以往经验和今年形势,学院招生计划侧重于医学、护理专业。院长助理田寿永非常看好北京的改革。他认为,北京“高会统招”是招生制度的创新之举,改革更利于突出高职教育的专业性和就业导向,也将推动高职学校的建设。因为,考生可填报20个“专业加学校”式的平行志愿,实际上选择了20个高职院校,高职院校的办学综合实力成为考生选择的“缘由”。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主任许晓陆认为,有人说高会统招就是换了个说法,相当于以往高招层次中专科批次的招生,但从根本上是有质的变化,这表明了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不再一考定终身”。

  评价标准之变——

  考查学生素质更加全面了

  如今,在北京高职招生中,分数不再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朝阳区团结湖中学高三学生李冰没有参加今年的高考。李冰理综成绩一直不理想,但动手能力很强,去年还获得电工电子专业的中级资格证书。凭借这一证书,今年3月底他参加了高职的自主招生考试。5月,李冰已经成为了一名大学生。

  从2006年开始,北京市部分高职院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工作。试点学校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自主命题、自主组织考试、自主确定招生标准。

  “与高会统招一样,自主招生和单考单招在考查学生素质方面更加全面了,学校也能招到自己需要的学生。”许晓陆说。据了解,各校高会统招专业要求的会考科目都是结合本校、本学科特点确定的。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会统招专业均要求有信息技术科目的会考成绩。许晓陆表示,这是因为现代生活、学习都离不开计算机方面的相关知识,学校很多专业也与之相关。

  北京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吴岩认为,作为整个高考制度改革的一部分,高职招生改革其基本出发点在于:一方面要针对部分普通高中学生的特点,将其平时的学习成绩作为入学基本条件,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考试负担,使学生获得适合于各自特点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针对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在考查其基本专业素质的基础上,考查其是否具有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科基础知识。

  “这种改革让学校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过去统招侧重学生文化水平,现在单独招生侧重综合素质和专业潜质。”北京电气工程学校是历年高职招生的“生源大户”,该校校长刘淑珍认为,这样会“倒逼”高中阶段应更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学生职业潜能的发掘。

  不仅如此,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可以保送高职;中级资格证书相当于专业课成绩120分;高中会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将分别以等级和统一表格的形式计入考生电子档案,在统招录取、自主招生中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

  北京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高考招生改革举措,可以使高职院校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有利于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和高等学校多样化选拔录取制度的建立。学校的选择权集中在对于学生专业性向的选择,这在高职自主招生中体现得最为充分,同时在“高会统招”的对会考科目和等第的选择中也充分体现出来。

  解决现实问题——

  招生变革能否撬动高职发展

  在北京,高等院校分布密集,加上文化环境以及社会观念等原因,北京的高职院校曾一度出现招生难的现象。

  同时,在全国考生人数逐年减少的形势下,处于招生末端的高职院校面临着空前的压力。

  为此,北京市不断改进招生模式,探索多元评价、多样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2006年,北京市先在3所高职院校进行单考单招的自主招生改革试点,2009年增加到12所;2010年,北京高职院校全面实行“高考 会考”录取方案,为高职教育提供较为稳定优质的生源。

  “这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其实,高职院校进行招生改革也是符合国情和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吴岩解释道,北京市高等教育2003年就进入区域普及化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青年学子多元选择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高职院校招生模式变革势在必行。“北京高职招生改革的探索对全国招生制度改革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吴岩说。

  但应该看到的是,虽然高职“高+会”等方式已经出台,但是,统考分数和专业课分数各自所占比例、高校在实际操作中有多大的自主权等一些重要的现实问题还没有明确规定,因此,改革的效果还有待在实践中检验。

  “针对普通高中的高会统招,一般高中学校不太感兴趣,因为这部分学生多了,会影响对学校的评估;高职自主招生中,高中生参加的比例也较少。”刘淑珍坦言,针对中职生的单考单招,首先考量的还是语数外成绩,即使有了专业高级证书一般也要参加文化课考试,“高职培养的职业教育人才,应把专业技术放在首位,应该以专业课成绩为主。”

  吴岩认同了她的说法,他表示,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是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类别,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有较大差异。高职教育招收新生时,在考查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基本知识能力的基础上,更加强调通过多种方式考查学生的职业潜能。

  此外,有人认为,由于高中会考是个门槛考试,由中学自己组织,“会考的严肃性和会考成绩的真实性令人担心”。而综合素质评价是高招录取尤其自主招生的参考依据,但采取学生自评、互评,老师、家长参与评价等形式方面缺乏过硬指标。

  高中、中职学校的毕业学生有多少可供高职选择?如何完善多元化选择?解决了生源难题,随之而来的是教学和管理应该如何改变?这都是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改革思考的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