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念起于经验。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页。
2、 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41年版。
3、 要树立榜样!要以身作则,否则你无法教育孩子。卢梭:《爱弥儿》,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62页。
4、 【智能魅力无穷,智能力量无限】 对求知的学子而言,智能是无价之宝。毋庸赘言,通往知识峰巅的山路是险象环生的,有时身陷百尺深涧,有时面临千仞绝壁,有时脚下是万丈深渊,又有时为猛兽所围困,这时仅靠力量是行不通的。而一双慧眼,一个聪慧的头脑,一种敏捷的思考力,一种独辟蹊径的探索——智能的化身会让学子绝处逢生,重见光明,重见希望。当希望的朝霞变得十分渺茫,当成功的曙光遥不可及时,依靠智能,可以让“踏破铁鞋无觅处”、千呼万唤难出来的希望与成功变成现实。智能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智能可以化险径为平川。智能魅力无穷,智能力量无限。
5、 初步的道德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包含着三个显著的部分:儿童的道德感、自我控制、道德权利和义务。裴斯泰洛齐:《与友人谈斯坦兹经验的信》,见《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202页。
6、 【差异是一片更为灿烂的山花】 教育最大的成功就是为不同禀赋的学生,铺就一条最适合其成长发展之路。我们要珍视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完整性,也要珍视学生作为群体一员的多样性。这就是差异。要让学生成为自己应该成为的那个人,学校因学生而美丽,学生因个性而独特,只有这两者相互交织和映衬,才能构成一幅美妙动人的教育画卷。
7、 真正的爱情主要指男人和女人的精神生活、精神心理交往的领域;在爱情中,生物的本能因素应服从于道德审美因素,后者要使前者趋于高尚;使精神生活变得充实完美、丰富多彩的前提条件,需要在少年时期,即在人的精神力量形成初期建立起来;在人产生性欲之前,就需要在他们的心灵里培植道德力量。这种力量能把精神交往中的道德审美因素摆在首位,并使性欲趋于高尚,被置于次要地位。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3页。
8、 【足与不足尽在体味中】 人生之路,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人生之路,也是伴随着足与不足的过程。我常感到知足,又喜欢在足中寻找不足;我也常感到不足,又会静下心来,在不足中去感受足。足,是进步,是收获,是成功,是令人快乐的;不足,是缺憾,是失去,是差距,时常会有几声叹息。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从一个角度看是不足的,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已经是很足了;但一味“知足常乐”,姑息缺点,宽恕懒惰,又往往会步入平庸。足与不足,一切尽在认识自我、战胜自我中。
9、 教师要在课堂上向学生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战斗的心灵美,同时,还要力求使学生对人产生一致的看法,赞赏人的美德,敬仰人的不朽的高尚情操。苏霍姆林斯基:《培养集体的方法》,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87页。
关于教育的名言警句大全【一】
10、 职业本身就责成一个教师孜孜不倦地提高自己,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夸美纽斯,见《教育史讲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84页。
11、 在学生的青少年时期,我们努力培养他们成熟的和真正的公民意识:把为社会服务看作一个人最主要的美德。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7页。
12、 孩子只有在他们需要父亲养育他们的时候,才依附他们的父亲,而一旦没有这种需要了,他们之间的自然联系便宣告解体。孩子解除了他们对父亲应有的服从,而父亲也免除了他对孩子应有的关怀,双方都同样进入了独立状态。如果他们还继续联系在一起的话,那就不再是自然的,而是自愿的,这时,家庭本身便只有靠约定来维系。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5页。
13、 给孩子多些真正的自由,少让他们养成驾驭他人的思想,让他们自己多动手,少要别人替他们做事。这样,他们就会把他们的欲望限制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再会感到他们被剥夺了力量,不能做想做的事情了。卢梭:《爱弥儿》,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
14、 人只能通过教育而成其为人。人无非是教育造就而成的产物。康德:《论教育》,引自杨自伍编:《教育:让人成为人——西方大思想家论人文与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
15、 兴趣是任何有目的的经验中各种事物的动力,不管这些事物是看得见,还是呈现在想象中的。具体地说,承认兴趣在有教育意义的发展中的能动地位,其价值在于使我们能考虑每一个儿童的特殊的能力、需要和爱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页。
16、 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后,犹后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墨翟:《墨子·兼爱下》。
17、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轲:《孟子·离娄上》。
18、 一个学校,如果任意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扼杀他的主动性、自尊心和自信心,这种学校一般说来不能对学生产生任何影响,或者确切些说,只能产生极其有害的影响。克鲁普斯卡娅:《克鲁普斯卡娅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第146页。
19、 其实,我们真正急需的是在获得学识——或技能——的同时,也得到了思维的锻炼。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0页。
20、 我们尽力使每一个学生在青少年时期真正地看到田野、树林和河流,到过那些无名的、偏僻的角落。因为正是这些东西的独特的美构成了我们祖国的美。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07页。
21、 一对一地面对问题教师,要果断、清晰、具有系统性和支持性,直到他们直面他们的问题事实以及问题对学校使命造成的影响;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不安或不舒服;能够自主控制和改变他们的行为。笼统地为教师行为设置高期望,尽可能经常性地审视问题教师科学方法治事治学。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84页。
22、 实际上,孩子能自觉自发地塑造自己,正确的理念应该是让孩子通过各种方式确信自己、塑造自己,而在孩子眼中全能、权威的成人,很可能会粗暴、打扰、介入孩子的自我塑造过程,将孩子在“软蜡”上自己勾勒出来的轮廓毁掉。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中国妇女出版社2012年版,第22页。
23、 智慧之人首先关心的是集体的利益,然后才是个人的利益;因为每一种利益都属于整个人类,而不属于其中的某一个人。卢梭:《爱弥儿》,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27页。
24、 如果对于个人的心理结构和活动缺乏深入的观察,教育的过程将会变成偶然性的、独断的。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页。
25、 心智绝不是被动的;它是一种永不休止的活动,灵敏富于接受性、对刺激反应快。你不可能推迟它的生命,到你使它锋利了的时候才有生命。不管你的教材具有什么兴趣,这种兴趣必须在此地此时引起;不管你在强化学生的什么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在此地此时予以练习;不管你的教学应该传授什么精神生活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必须此时此地表现出来。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而且是一个很难遵循的规律。怀特海:《教育的目的》,见《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15页。
26、 我以为从幼年到青年,至少在某时期、某场合,实需要这多少有所畏惧的心理,使精神上有所约束,影响到他们行为上,使有所不敢为。同时做父母的十分检束自己的行为,凡不许儿女做的,父母不做,且禁止家庭中任何人做。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56页。
27、 通过艰苦劳动获得的欢乐,是培养良心的强大力量。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1页。
28、 校有校容,有其内必形诸外,我们首要重艺术化的校容。……我们所要的校容不是浪费的盛装,而是内心的艺术感所求的朴素的表现。我们的校容要井然有条,秩然有序,凛然有不可侵犯之威。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09页。
29、 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不仅是教师的社会职责,而且是教学过程这一概念的本身所固有的内容。教师如果不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也就等于从根本上否定了教师本身存在的必要。丁浩川:《丁浩川教育文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4页。
30、 当我看到青年人在最活泼的年岁时却只限于思辨的学习,并且毫无实际经验地一下子投入社会事务之中时,我认为,这种做法违反理性,一如它违反自然。卢梭:《爱弥儿》,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26页。
31、 【关注孩子人格上的缺陷】 现在的孩子们内心情感其实很丰富,他们会因为见到自己的偶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会为舞台上“超级女声”的表演尖叫不已,也会为听到舞台上的“真情感言”而泪流满面,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得自私和淡漠,对父母含辛茹苦的操劳无动于衷。专家和教育者的分析相当一致:这是孩子人格上的缺陷。
32、 父母威信的主要基础只能建立在父母的生活和工作上,建立在父母的公民面貌和父母的行为上。马卡连柯:《马卡连柯全集》(第四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409页。
33、 不管教育者或教师如何把他的最深刻的道德信念隐藏得怎样深,而只要这些信念在他内心存在着,那么,这些信念也可能表现在加在儿童身上的那些影响上,……并且这些信念愈是隐藏,则它的影响作用愈是有力。乌中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9页。
34、 教育上和社会上一切真正有效的改革,它的动机都在于希望尽可能扩大生活的中心职能得以有益地和满意地履行的领域。沛西·能:《教育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页。
35、 我们告诫教育工作者:要切忌用某些虚假高尚目的掩盖起来的虚伪造作、心灵的“双重化”、两种“真理”(一种用于日常生活,另一种则用于会议发言)的同时奉行、欺蒙哄骗、冷漠寡情等卑劣品行。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41页。
36、 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礼记·大学》。
37、 皮亚杰把教育定义为连接双方的关系,“一方是成长中的个人,另一方是社会的、智慧的和道德的价值,教师要负责把由他启蒙的那个个体带进这些价值中”。引自乔伊·帕尔默主编:《教育究竟是什么?-100位思想家论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3页。
38、 一个教师,一方面自己沉浸在他的专业的最优秀的传统中,同时他必须运用鼓励、暗示和批评的方法,把这些传统展示在青年学生面前,并且使他为这些传统所吸引。他将是广大世界和学校小世界之间的一个“思想的载体”,不知不觉地把菌苗感染给他的学生,使这些菌苗开花结果,养成技艺精良和热爱劳动的理想。沛西·能:《教育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39、 他们有许多不懂的东西。他们对周围世界中不懂的东西越多,他们求知的愿望就表现得越鲜明,他们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页。
关于教育的名言警句大全【一】
40、 究竟什么是掌握知识?这就是:让事物和事实、现象和事件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少年学生自己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25页。
41、 只是安然存储知识,即使它再怎么丰富也毫无用处。伊里奇:《哈佛的教育智慧》,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年版,第317页。
42、 音乐可以陶铸性格……可用以增高兴致和洗炼理智的享受。亚里士多德:《政治论》,见《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567页。
43、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孟轲:《孟子·公孙丑上》。
44、 以事物对于社会的功用为标准而施教育,实为养成道德,增长知识所决不可少。儿童所学与社会情况愈有密切的关系和直接的联络,则所得知识亦愈加正确愈有实用。杜威:《明日之学校》,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57页。
45、 学生的能力愈成熟,就愈要向他提出困难的教材,因为可以预料,业已壮大起来的能力能使这种教材成为学生心智的财富。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见《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358页。
46、 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在思考中表现自己,用思考来指挥学生,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年轻的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11页。
47、 【要尊重每个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主要表现之一。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
48、 家长和公众都早已不再满足于学校对有关学生注册和新建校舍数字的报告,以及类似事情的报告。家长毕竟有权知道,学校到底给他们的孩子带来了什么样的行为变化。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00页。
49、 在良好的道德品格构成中,我看似乎有三种东西:第一,对一种情况所涉及的事物的敏感性。第二,决定该做什么的道德考虑。第三,把这样作出的决定加以实施。克伯屈:《教育方法原理——教育漫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95页。
50、 我们的职业的精神和哲学的原理,我们的工作的要求就是如此:为了给学生一颗知识的火星,教师应当从整个知识的海洋中吸取营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10页。
51、 【需要随时忘记荣光】 几乎所有人,经常会有一种强烈的“身份荣耀感”:以出生于一个良好家庭为荣,以进入一所名牌大学读书为荣,以有机会在国际大公司工作为荣……人生是被一个又一个亮点照亮的,而为了创造新的亮点,你可能需要随时忘记你正在拥有或曾经拥有过的荣光。而这应该是一种处世的智慧。
52、 学校毕业后的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只有当一个人在上学年代里就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96页。
53、 掌握某事物的报偿就是精通该事物,而不是保证有一天你将赚得更多的金钱或取得更高的声望。必须有评议的制度,以保证学生比现在更晓得他在奔向什么目标并有权选择目标。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82页。
54、 无论人们做什么,只要能让社会群体分担家庭成员相互依赖所导致的焦虑,它对儿童来说都是有益的;儿童越是被封闭于三角关系和父母双方的关系中,他就越感到窒息,就越没有机会实现自我。多尔多:《儿童的利益——学会如何尊重孩子》,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256页。
55、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便利等外来目标。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9-30页。
56、 教育者要特别细心地对待少年的精神生活。如果不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智力的和道德的评价,不是去深入钻研现象的因果联系,不是用高尚的思想的光辉去巩固崇高的情感,那么少年就会对智力活动完全失去兴趣。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98页。
57、 当我开始信任学生时……我就从一个教师和评价者转变成一个学习的促进者。罗杰斯,引自乔伊·帕尔默主编:《教育究竟是什么?-100位思想家论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83页。
58、 个别学生的每一行为,他的每一成功或失败,都要看作共同事业的一种成功或失败。这种教育的逻辑应当真正地渗透在学校的日常生活里和集体的每一活动中。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4年版,第42页。
59、 我总以为,世界上的一切是人创造的。我们的生活是创造的生活。我们应该本着奋斗的精神,创造一切,解决一切。能够如此,你才能对生活发生兴味。否则,虽你年龄幼稚,而你的精神却已衰老了。我们更不应该对于现在感到满足,因为我们生活的目的是奋斗,不是一时的成功,是长进,不是满足。张伯苓:《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41页。
60、 所谓发展智力,就是使知识处于运动之中,处于运用之中。充满乐观情绪的自我认识是儿童渴求知识的前提条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5页。
61、 一个有学识的、善于思考的、有经验的教师,他并不花很长的时间去准备明天的课,他直接花在备课上的时间是很少的。……但他确实一生都在为上好一节课而准备着。他的精神生活就是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他永远不会说:我的知识已经积累够用一辈子了。知识是活的东西,它永远在更新。知识也在陈旧和死亡,就像人有衰老和死亡一样。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识的源泉,就要永远处在一种丰富的、有意义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中。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80页。
62、 普通的心智必须用教育加以强化。贝斯特:《教育的荒地》,见《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72页。
63、 【要把敬业变成习惯】 把敬业变成习惯之后,或许不能立即为你带来可观的好处,但可以肯定的是,把不敬业变成习惯的人,他的成就相当有限,因为他的散漫、马虎和不负责任的做事态度已深入他的意识与潜意识。做任何事他都会有随便做一做的直接反应,结果可想而知了。如果到了中年还是如此,就会很容易蹉跎一生!
64、 任何时代任何人,对于儿童的教育,尤其是对于年幼儿童的教育,无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游戏和娱乐。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66页。
65、 最贤明的惩罚是为了能产生真正生命而做出的深刻自我惩罚。真正的生命就是战胜现在的自我,建立更高的自我,这是惩罚的真正目的所在。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上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83页。
66、 性教育也正应该是爱的教育,即由生活、志趣和希望的一致所组成的那种重大的深刻的感情教育。马卡连柯:《马卡连柯全集》(第四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463页。
67、 教育有可能会不断有所改善,世代相禅,逐步迈进,走向人类的完美;因为人性臻于完美的巨大奥秘关系到教育问题。康德:《论教育》,引自杨自伍编:《教育:让人成为人——西方大思想家论人文与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68、 【用诗意的语言构建道德认知】 这是学生们自己制定的班规:(1)它默默地承载着我们的重量,即使我们的重量一天天地增加。你忍心听到它痛苦的呻吟,看到它残损的肢体吗?——不损坏桌凳(2)-滴水就有一朵花的故事。——节约用水(3)大地是一位朴实的老人,它可不愿再让我们给它涂脂抹粉。——不乱丢瓜皮果壳这些条规不再露着一张张冷冰冰的面孔,举着“禁止”、“不许”的拐杖,而是在启发,在诱导,在吟咏一段段诗句。她传递着美,就像一股清泉流淌在孩子们的心田,她带来的不再是拒绝和对抗。
69、 教育是和变革紧密联系的——教育是变革的先导——是永不停止的变革的动力——总是使人们适应高一级的东西,不使它适应现状。斯宾塞:《国家教育》,见《斯宾塞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页。
关于教育的名言警句大全【一】
70、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教师更多的应该是一个被动的观察者,而不是主动施加影响的观察者。而且,她的被动性包含着她的急切的科学好奇心,包含着她对她希望观察到的现象的绝对尊重。教师必须理解和感觉到自己作为观察者的地位。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方法——运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教育方法》,见《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71、 【教育工作是美丽的】 如果教师将工作当成苦役,没有体验到美感和幸福,没有体验到成功和喜悦,那么他不会有所成就,也不会得到学生的感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财富的最大化是不大可能的,但追求幸福的最大化却是可能的。教师的幸福是学生成长的迁移,是一串成熟的教育果实。
72、 青年需要做的事情多得很,不仅要守业,而且要继续创业,创立共产主义大业。青年人任重道远,要继承的不是财产,而是前辈留下的尚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发扬前辈的革命精神。所谓革命精神就是创造性,要懂得世界上的一切都需要创造,要前进就不能坐着等待,就要去创造。徐特立:《徐特立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80页。
73、 教育家、教师、家长和国家的问题就是要提供一个能促成教育性的和发展性的环境,哪里出现了这种环境,哪里教育所需要的唯一的事情就具备了。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07页。
74、 智力的发展从属于自然的、自发的过程,这就是说,家庭或学校教育可以利用和加速这种发展过程,但是这种过程并不产生于教育,相反,它们乃是所有的教学产生效果的先决条件。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45页。
75、 【要做好“后教育”工作】 园丁的职责不仅在于种花植树,更重要的是做好日常的维护和保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责任,也是这样,重要的不是要发现学生的错误,而在于发现错误后要做一系列扎实的挽救工作。然而,现实的情况正好相反,我们更多看重的是事中的教育,而对事前和事后的教育则往往忽略。课堂不守纪律,老师会大发一通脾气完事;作业未交,训斥一通或罚做几遍,过后作业依然不交;书未背熟,罚站一节课,再无任何补救;做错一件事,一纸检讨或保证书便了事,再无下文。这也许就是当今许多老师在学生中没有威信的主要原因。
76、 一般说来,生长是自然的过程。但恰当地认识和利用它,也许是智力教育方面最关紧要的问题。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77、 学校的职能是通过系统的训练“教会学生学习”,其方法是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组织工作的能力、在分析和综合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同时鼓励他们养成对话和参加集体工作的习惯。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72页。
78、 所有教育和教学不能逃避支配人类活动的重要规律,那就是兴趣。如果学习使人有兴趣,就必须能满足某种欲望。如果学习者乐于做出努力和拿出其全部力量,那么目的就必须是明确的,结果也必须是值得通过努力取得的。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104页。
79、 “教”这个词的含意,不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和技巧,而且也有教诲、诱导人去从事某些行动的意思。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3页。
80、 我们身为教师,要特别审慎地对待学生心灵深处萌发的爱情问题。男女青年萌发出这种人的最高尚情感,表明他们充满着旺盛的青春活力。此时教师的使命是把它引入进一步发展智力和培养品德的轨道。随着爱的情感的产生,也就出现了对爱情的初次严峻考验。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83页。
81、 当思维被用来作为一种手段,去达到超乎它本身之外的某些美好的或有价值的目的时,它就是具体的;而当思维仅被用作为达到更深层的思维的手段时,它就是抽象的。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页。
82、 看来,教师本身先要具备这种品质——能够领会和体验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才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出这种品质。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16页。
83、 就像音乐家不随时拿起自己心爱的乐器就不能生活一样,一个有思想的人如果不反复阅读自己心爱的书就无法生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7-68页。
84、 【努力把牌打好】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靠个人也许无力改变,但如何适应环境则是自己完全可以控制的。人的一生难免会碰上许多问题,遇到不少挫折,怨天尤人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积极调整好生活态度,勇敢地迎接人生的挑战,并尽最大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这才是最佳的选择。
85、 教育所实现的无论什么道德上的好处,必须通过情感的教育而不是通过理解的教育来实现。斯宾塞:《国家教育》,见《斯宾塞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85页。
86、 对任何人的教育,特别是对王子的教育,教师必须采取中庸之道;他应该相当严厉,足以压制青年人的鲁莽的鬼把戏,但又对他有友好的理解,以减缓他严厉的抑制。王子未来的导师就应该是这样的人(西尼卡对此有详细的阐述):他能责备人而不使其感到奚落,会赞扬人而不流于谄媚,由于他纯洁的生活而受人尊重,由于他使人愉快的态度而受人敬爱。伊斯拉谟:《一个基督教王子的教育》,见《中世纪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87、 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当教师解释他要说明的事件和谈话的时候,必须克服那种形式主义的,装腔作势的作风。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5-6页。
88、 换句话说,教育就是在自然规律方面的智力训练,这种训练不仅包括了各种事物以及它们的力量,而且也包括了人类以及他们的各个方面,还包括了把感情和意志转化成与那些规律协调一致的真诚热爱的愿望。赫胥黎:《科学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2页。
89、 儿童是在他所做的什么事情里发现和发展自己,他不是在孤立的状态中而是由于同各种条件的相互作用中发现和发展自己的,……一个教师通过在这样的连贯的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观察学生,比通过任何直接的刺激或者仅仅是片面的观察能较多地发现一个学生真正的各种需要、愿望、兴趣、能力和弱点,而且当使儿童从事于一系列不相连贯的各种活动时,一切观察就必然地是片面的。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60页。
90、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引自乔伊·帕尔默主编:《教育究竟是什么?-100位思想家论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91、 手能教给思维以精确性、工整性和明确性。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09页。
92、 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如果把教学变成单纯的记忆活动,那么它就变成了无的放矢的教学。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3页。
93、 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扬雄:《法言·学行》。
94、 【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颗和平的种子】 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颗和平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更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从成长的角度来看,心理学家们普遍认同这样一个规律:心有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就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愿感恩之心改变我们的态度,愿诚恳的态度带动我们的习惯,愿良好的习惯升华我们的性格,愿健康的性格成就我们美好的人生!
95、 要把一门学科看做使儿童认识社会活动的情况的一种工具。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47页。
96、 在我们的工作中极其重大的要素,就是工作应当彻底地有目的性。我们必须培养我们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4年版,第108页。
97、 【把细节做亮】 一位管理学大师说过,现在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细节影响品质,细节体现品位,细节显示差异,细节决定成败。在这个讲求精细化的时代,细节往往能反映你的专业水准,突出你内在的素质。灿烂星河是因无数星星汇聚,伟业丰功也是由琐事小事积累,让我们不吝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精,把细节做亮!
98、 【大事业往往以小事为起点】 有的人总是怀才不遇,总想干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于是他们看不上小事,更不屑于着手去做小事,于是他们失去了一个又一个机会。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件小事往往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心地、素养,而大事业往往以小事为起点。
99、 不要评价,也不要解释教师所说的话。举一面镜子,这样他们才能看清自己不当的行为举止和不愿意寻求帮助的态度,以及这些将会对学生、同事甚至他们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后果。迈克万:《卓越校长的7个习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2页。
100、 【让激励创造奇迹】 充满积极因素的激励,不管它是来自他人,还是来自自己的心灵深处,都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力量和智慧,它永远像我们生命中的一块块砺石,能让我们的生命之剑保持无坚不摧的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