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语录》的句子_经典语录

浏览 9

曾经只看了一眼,却注定了这万年不变的爱恋,从此再也没有什么可将此改变。当这份情铭记于心,当这份爱深入骨髓,世间的万物都为之黯淡。深情地凝望一眼,挚爱万年的依赖,一眼万年,世间还有什么能比得上这份真挚的爱恋?

轻易离别,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不见天涯人。花易谢,草易凋,人生百年匆匆过,红豆相思情更苦,不如怜取眼前人。

宁静绽放:人闲桂花落,夜静舂山空世俗的纷扰,功名利禄的诱惑,常常使人陷入内心的挣扎。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当面对苦难、挫折、失败时,如果一味地抱怨、逃避或是选择堕落,那只能注定成为人生长河中的失败者。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一个人的成败,一个好的心态会使人远离纷争,淡泊名利,战胜眼前的苦难,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心锁于物欲,烦恼困于心间。世上本无那么多忧思之事,只不过是世人的自寻烦恼、忧虑之思罢了。若能看透此中种种,寻得心中一片静土,做到喜听莺啼,静闻蛙鸣,倒也是一番超越世俗的洒脱。

当夕阳的最后一抹光晕消失于天际,夜,渐渐地拉开了帷幕。

虽没有了春日中白天的鸟语花香,欢声笑语,但却赐予这里一片难得的宁静。某年某月,曾有人将自己沉浸于此情此景中,在此宁静中将自己的精神提升到了一个“空”的境界。

无数诗人骚客曾感慨花落之悲,流水无情。桂花飘落,原本是伤感之情,而加之“人闲”,使整句哀伤之感峰回路转,诗句仿佛在欢快地跳跃,使人如亲眼看见桂花飘落的香林花海。既是春天山中的夜晚,可是诗人又是如何得知这桂花飘落的美景?“夜静春山空”,.这里已没有了白天的喧杂热闹,山林也空闲了下来,花开花落皆有声,可这种声音是极其细微不易察觉的。若不是静到极处,这细弱无声之响也会被自然地忽略掉。可见山之清幽,林之静谧。

而这貌似无声之音却被诗人从周围的世界中感知出来,可见诗人的心境和这春山的环境一样是一个毫无杂念的宁静之境。

在这寂无人声的春夜山涧中,桂花纷纷飘落,使这原本寂静的山涧更增空寂。静心来感受桂花飘落的香林花海,更是别有一番韵味。明月从东方升起,皎洁的月光突破云层洒向林间,惊起林间鸟儿的偶尔啼鸣。静谧的空山春夜也因这时时的啼鸣而显得更加幽寂。此情此境亦诗亦画,一幅完美的春涧夜景图展现而出。

王维是诗人,又是画家,他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含诗,给人留下无限的回味与想象的空间,他的这首鸟鸣涧亦是如此。在诗中有一个宁静画卷随空而出,使人观之而宁静,赏之而心幽。诗中的“人闲”并不是指人们闲来无事,而是指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也没有物欲的困惑,也许只有真正地远离这些功名利禄,世俗荣辱,才能真正地给自己内心留存一份宁静,才能从这春山月夜中察觉到这桂花纷纷飘落的细微之景。

心空则境空,只有像王维这样放下心中种种凡尘杂念,远离俗世的喧嚣烦扰,才能达到这种内心的宁静,使自己的精神之境达到佛家所讲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无欲无求的空寂之境。

如若内心静如水,则自当寒暑不入,百邪不侵。

人生路上的种种欲望如丝丝乱麻将人心缠绕,虽会有一时虚荣和贪婪的满足,可这条道路却是越走越狭隘。在这条路上理智受到蒙蔽,思维受到限制,内心受到煎熬,久而久之使人陷入疲惫和孤独之中。

林泉美景本是仙山圣地,可是一旦流连此地,久而久之也变成市井凡尘之景;琴棋书画本是高雅之事,可一旦起贪婪之念,高雅之境也将变成俗世闹区。所以一个人只要能拥有内心的宁静,即使置身于物欲横流之中,也丝毫不会被外物所染;反之,即使身处灵山极乐,也没有办法做到真正的释然快乐。

万物所感源于心,万象所见源于境。内心平静之人,所见所思所闻所感皆是平和之境,而这种宁静却是修养所得。人的心境若是达到此种境地,就不会受外界所诱惑,面对人世间种种可以用清醒的思维来思考,避过凡事纷争,远离“硝烟战火”。

静中真境,静中本我。宁静中绽放的思绪,聆听的感悟,细微的声音,静静地去凝听,去感受,去参悟。感受宁静之境,摆脱世俗纷扰与挣扎。

在都市中生活得久了,一些人开始追求不同的生活方式。流浪,便是其中的一种。有些人为了追求一种境界独自流浪,有些人为了增长自己的阅历而背包远行,有些人为了磨炼自己的意志跋山涉水。

一些人一去不返,将自己彻底放逐到不知名的地域,再也不与前事旧人联系;一些人回来,向大家讲述了他的经历,听得人们连声赞叹;一些人中途放弃,灰溜溜地回到家,重复往日的生活。

浪迹天涯,在如今看来,是一种洒脱,是一种不羁,是一种自由;也有人把这当成不负责任,当成任性,当成逃避现实。而无论人们的看法如何,还是有不少人在不断尝试,这样做的人,并没有日渐变少。

的确,有不少人在流浪的过程中得到的东西,是在都市中永远得不到的。他们见得多了,视野便开阔了;他们经历得多了,心胸便宽广了。一些之前困扰着他们的琐事,在他们历经苦难之后再次去看,就显得那样微不足道了。

人生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苦苦追求了一生,才发现自己所追求的,却是原本就该放弃的,自己所忽略的,才是生命中最为宝贵的。经历过生死的人才会明白,健康有多么重要;经历过惨败的人才会明白,通达有多么重要。

当大限之时到来,纵使有再多的不舍,又有何用?想要带走的永远不可能带得走,想要陪伴的人不能继续陪伴,满贯钱财也只能留给后人,更不要说什么身份和地位。一旦死去,世间的一切便再与你无关了。

在流浪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的人,不仅现代有,古代也有。虽然在古代,很多流浪是出于无奈,不得不出行,然而最后,他们也同样看清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从而放下了那些外在的浮华。

而在很久很久以前,很多文人的流浪都是不得已而为之。马致远便是其中一位。

当他独自一人流落他乡,走在西风古道时,想到自己的境遇,一时心起,写下了一首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小诗——《天净沙·秋思》。其中的一字一句,皆勾画出了浪迹天涯的游子的悲凉处境和思乡之情。但其中包含的,却不仅仅是悲春伤秋之情,不仅仅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还有无限的无奈、郁闷、伤心、孤寂、悲哀和无助。诗人用一首小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际遇的感怀与嗟叹,也表达了心中对当时现实的不满和质问。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于功名,满怀抱负,一直期盼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朝廷的赏识,平步青云。当时的蒙古统治者为了巩固地位,便于统治,打算“遵用汉法”和任用汉族文人,这让他的心中涌起了无限的希望和热诚。然而,统治者却并未普遍实行这一打算,马致远的心一次次在幻想中起飞,却又一次次在失望中跌落。

马致远一生几乎一直在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未能得志的不甘之心和穷困潦倒的生活让他郁郁不乐,于是他在旅途中写下了这首(饫净沙·秋思》。

一根缠绕的枯藤,一棵孤单的老树,一只怪叫的昏鸦,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在读者的心头裹上了一层浓重的忧伤。一件又一件象征着萧瑟之情的景物接连而至,像接连拍打着礁石的海浪一般,拍打着读者的心,让人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一架简朴的小桥,一弯细细的流水,一户平凡的人家,又让我们的心情突然间变得舒缓,那是怎样一幅平和安详的画面啊。在萧瑟的场景的映衬下,那种与家人相伴的简单的田园生活,让作者和读者的心中都不禁泛起了一丝感动,那样的生活,不正是人们期望的幸福吗?

自己一生追求功名,到头来拥有的又是什么?自己的身边,除了一条荒凉的古道,一阵瑟瑟的西风,一匹疲惫的瘦马,没有一样是温暖的,没有一样是美好的。即使自己不喜欢,仍要继续在江湖飘荡,这又是何苦?连自己今夜会在何处落脚都未曾知晓,又如何断知遥远的明天会是什么样?

情感丰富的人容易伤春悲秋,而秋景,更是容易勾起人们伤情的画面。深秋的黄昏、残阳、落叶、枯枝,无不给人一种冷落、萧瑟、凄凉的感觉。

有些人看到深秋会感叹好景不能长久,感叹失去和离别,惜花开花落,叹人世无常。有些人会叹秋景太伤人,太伤情。其实,所有的风景都是静默的,真正影响我们心情的,并非风景,而是我们的心。

天堂与地狱,只在一念之间。

盛夏美丽的花园中,也存在不洁净的东西,也有会恼人的蚊虫;别人看起来幸福的生活中,也会发生不如意的事情,也会有一些不幸。若心是清净的,看到的世界便是清净的;若心是欢喜的,每天的生活便充满了欢喜。

人生过客,皆是尘埃,有何不舍,又为何执着?人终有一死,当死亡来临时,任何事物都无法与它抗争。努力地耕耘也罢,放任它荒废也罢,生命的田地终将是一片寂静荒芜。

其实,每个人在世间都只是过客,很多事情,今日有,明日无,真的不需要看得那么重。看得越重,就会伤得越深。多点淡然,少点虚荣,活得真实,才能活得自在。

繁华世界,市井喧闹,人语嘈杂。奔波于其中,久了,便会被一些浮华所吸引,所牵挂,于是忘记了最初的心愿,忘记了最初的自己。

名和利,像是两只挂着鱼饵的钩子,一旦被它们钩住,就难以挣脱;它们又像是泛着金丝银箔光芒的泥沼,一旦踏入,就会越陷越深,难以脱逃。

那些被钩子钩住的心,渐渐变得扭曲,他们心中那片原本蔚蓝’的天空被攀比和妒忌涂上了灰黑的颜色。他们开始争吵不休,为了一些并不那么重要的东西;他们开始打架,甚至不惜为一件小事打得头破血流。

那些被泥沼浸泡的心,渐渐变得阴暗,心中善恶的天平开始摇晃,开始倾斜。最后,恶的一端开始下坠,越来越沉,越来越沉……一颗颗希望的泡沫浮出泥沼,破灭,心完全沉入了黑暗。这样的心会因旁人的一句无意玩笑而感到刺耳,会因旁人的一句刻意炫耀而感到愤恨,会因旁人所拥有而自己不曾拥有的财富而感到忌妒,会因旁人所遗失而自己恰好得到的好处而感到窃喜。

心中的平静在一点点被吞噬,内心越来越惶恐,越来越不安,像溺水的人一般,狂乱地抓着身边一切能抓到的东西。有些人以为抓到的东西越多,就越容易摆脱恐惧,却不知,恰恰是这些东西,将他们带向了无底的深渊。

有人说若是名利会害人,远离便是。可世上又有几人能做到远离它们的诱惑,能够远离尘世的纷扰,静下心来,只关注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寥寥无几。

为了眼前的一些人事患得患失,为了失去的一些身外之物愁眉不展,为了不及他人的一些小处而终日耿耿于怀,却没有发现与此同时,身边美好的一切也正在远去。

不要和诱惑比近,而要比远。离得越远,越安全。远离诱惑,心便安了。其实,当你内心感到痛苦愁闷的时候,不妨把自己置入空山,在大自然中细细地体会、聆听,这时,你将听到自己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正如诗人常建在诗中所写的“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一般。

人的一生中,往往会被一些外界的东西所负累得气喘吁吁,却浑然不觉。有些人把虚荣当成了梦想,奢侈当成了品质,贪心当成了抱负,于是越来越累,越来越难以快乐。

那些昂贵的东西并不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欢乐,那些高贵的身份地位也不一定能让我们的内心感到安定平稳,有时正好恰恰相反。

原本就不属于我们的东西,若是一直不曾拥有,也并未感觉有多么重要,一旦拥有过,再失去,那心中便会痛、会惜、会怨、会留恋。即使不失去,也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想要拥有更多。在意得越多,要得越多,就越不愿放手;越不愿放手,就越痛。

若是放下又如何?去一个淡然恬静之处,看看一花一树,赏赏一山一水,品品清风晓月,听听鸟语虫鸣。待到静下心来,才会发现,内心的安定远比那些表面上的风光浮华更加重要。

心沉了,人累了,不如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卸下身上的衣冠,打开内心的枷锁,好好地让自己透一透气。当那些负累都卸下后,你会发现,内心的不安竟然在不知不觉中离开了你。

当平心静气的时候,再去看那些自己曾死守不放的东西,想一想是它们让自己如此心力尽失,你还会对它们眷恋不已吗?你还会想要让自己深陷于名利的诱惑之中,被它们控制,无法安定吗?

此时,再去看周围那些为了名利奔走的人们,心中就不免坦然许多。若有人向自己炫耀,最多淡然一笑;若有人向自己挑衅,最多转身离开;若有人轻视自己,不会气愤;若有人诋毁自己,亦不会恼怒。

聪明的人都从内心找到了永恒的宁静。当内心感到惶恐的时候,打开心灵,看淡那些身外之物,不失为最好的选择。过多的欲望是痛苦的根源,知足常乐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人,工作久了会累,交际多了会累,思考多了也会累。每天大于等于八小时的工作,每周大于等于五天的奔忙,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疲惫。

对于现在的许多人而言,工作,不再是生活的意义,而是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好的工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想要休息,想要放松。

然而当休息的时刻终于到来时,他们却不知如何才能让自己真正地放松。

一些人把自己用力抛进松软的床上,想要安眠,却不得安眠,想要放松,却始终得不到放松。他们烦躁,苦恼,越是想要让自己休息,脑海中盘旋的事情越多,越是想要让自己放松,心反而越紧绷。即便最后昏昏沉沉地睡去,次日醒来,疲惫的感觉丝毫没有减退。

岂知,需要休息的,不仅仅是我们的身体,还有我们的心。

人的心灵,可谓是最坚强的东西,也可谓是最脆弱的东西。

若说人的内心是脆弱的,有时它可以抵得起千万吨的重压;若说人的内心是坚强的,有时一根鸿毛便足以让心里那道防线瞬间崩塌。

一些人一路狂奔在深夜的公园,让厚重的呼吸冲破闷热的胸膛;一些人旋转飞舞在夜幕下的广场,让心随着音乐一起飞扬;一些人纵情扭动于喧嚣的酒吧,让心跳随着身体和节奏震荡;一些人声嘶力竭于KTV的包厢,让郁气穿越厚厚的墙壁。这一切,只为了释放。

紧绷的弓弦易断,紧绷的神经易疲。想让内心得到真正的休息,不如找一个接近自然的地方,看看自然界中的万物,感受它们的亲切和生机,给自己的心灵放一个假,让心灵在自然的环境中得到滋润和调养。

时而婉转悄然,时而欢快明亮,美妙的声音完全不同于平日里听到的鸟鸣,没有丝毫的嘈杂。

碧蓝的天空中,绵绵的白云不断变换着形态,时而柔美得像仙雾缭绕的天宫,时而清高得像终年积雪的雪山,治愈的感觉没有丝毫俗气。

娑婆世界中,五欲杂陈,烦乱不堪,这些山鸟却能置身世外,不被污染,与世无争。静居山野之间而又优哉游哉的山鸟,不正是人生逍遥的象征吗?如若它们都不是得到解脱者,还有谁会是?

佛家常说,心中有佛,眼中自然能看到佛。同样,心中有佛,听到的鸟鸣便成了佛音。诗人一心向佛,在他听来,这鸟鸣又岂止是鸟鸣那么简单?诗人的心中响起的,莫不是那些助人清除罪业,战胜魔障的梵乐吗?那轻飘飘的白云在天空和山峰之间缭绕盘旋、忽隐忽现、忽升忽降、忽分忽散,莫不是一种“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感觉吗?

可有人想过,给我们的心一个放松的空间,让它好好地休息一下?让心洒脱一些,心才会真正得到治愈和放松,人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古往今来,无人不喜洒脱。可怎样才是洒脱,却是很多人都说不清道不明的。

洒脱是一种“有即是无”的心态。娱乐场所的一掷千金是洒脱吗?酒席上的“豪气干云”是洒脱吗?对逝去之情的漠然和冷淡是洒脱吗?不,这些都只是潇洒而非洒脱。

潇洒很容易,洒脱却很难。

这个世界是物质的,在这个充斥着物质的世界里,我们难以放下的东西太多太多。想要洒脱,便要超越这些物质,从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中跳出来。

洒脱是一种人生态度。热爱人生的人是洒脱的,他们懂得生活的真谛;敢于褪下表我,释放真我的人是洒脱的,他们不会在人前掩饰、做作;不拘一格的人是洒脱的,他们放得开眼光,懂得变通;宽容的人是洒脱的,他们不会计较得失,只会珍惜拥有;懂得放弃的人是洒脱的,他们不会用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约束自己;胸怀坦荡的人是洒脱的,他们做事光明磊落,不需担心报应的降临;以诚相待的人是洒脱的,他们不需担心自己的谎言被戳穿。

面对失败或挫折,一笑置之便是洒脱;面对人间百态,不怒不怨便是洒脱;面对挑战,勇于迎难而上便是洒脱。

洒脱不是先天的,而是一种看尽天下风景后淡然的心态。当经历过干山万水之后,当你抬头看到天上的白云在风雨交加间舒卷自如,当你看到天地一沙鸥扶摇而上直冲云霄,当你看到一叶扁舟在湖面上渐行渐远,当你看到红透的枫叶从高空轻轻飘落到地面……此时你的心中,涌起的若是宁静和淡然;此时你的脸上,露出的若是淡然一笑,这样的心境便是洒脱了。

洒脱是超越,不但要超越生活,更要超越自己。当你历经过人生百味,体验过悲欢离合,再次回到人生舞台上时,你会发现,甩开精神上的包袱,才是真正的洒脱。

人们常说,人生如戏。生于凡尘俗世之中的人们,往往需要掩饰自己的内心,戴上不同的面具,扮演不同的角色,去与身边的人和事打交道。他们掩饰起骄傲,露出谦和;掩饰起烦躁,满面耐心;掩饰起不屑,表现好奇;掩饰起愤怒,堆起笑脸;掩饰起抱怨,伪心恭维……久而久之,一些人感到好累,他们想要脱身,却不得不终日纠缠在不同的身份和角色中,在一段又一段情节中压抑着、违背着自己的心意。

久而久之,一些人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他们八面玲珑,自由转换着角色和身份,在各种人各种事面前游刃有余,却在这一场又一场的戏剧中竟忘记了自己究竟是谁。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身上缠了越来越厚的纱布,涂了一层又一层油彩。他们在别人的眼中快乐着,在自己的世界里迷茫着。

他们围着别人的城市兜了一圈又一圈,把那些路线摸得熟透,最后却找不到回自己家的路。

有人说,人生中有太多的不得已,因为不得已,所以不得己。

为了和人相处得当,不得已放弃自己;为了拥有安稳的生活,不得已四处奔波;为了拥有美好的未来,不得已把自己推进涡流之中,转得晕头转向。

有人说,人生本就应该这样,角色扮演实属寻常。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便是如此,不能改变,就要学会适应,学会接受。

有人说,自己的内心本就不需要对所有人表露,这是成熟的人应该学会的技能。

有人说,与人相处,必须要保持距离,太远了难以有所进展,太近了就会彼此困扰。

没有了真实的自己,没有了自在的相处,人和人的心中都隔了不止一堵墙。为了不让别人窥探,为了保护隐私,人们把墙越垒越高,最后砌成了一口井。坐在井里看天,天就会变得很小。

人还是需要朋友的。虽然一生中,不是所有遇到的人都能成为朋友,却也总会交到好友三五、知己一二。正是因为好友和知己的存在,才让真正的自己有机会显露出来。

一颗寂寞、清闲的心,就这样在山中轻轻起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两耳不闻山外事,一心只得半生闲。任凭时间一天天流逝,任凭世外纷扰杂乱,诗人的心地却始终散淡、安闲。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出戏,不同的是剧情、主演、表达的情感和内容。还是孩子的时候,人们的心是单纯的,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大人要把一些简单的事变得复杂,为什么要让轻松的生活变得那么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渐渐地了解了那些“不得已”,渐渐地学着不真实,烦恼也就渐渐地多了起来。

社交礼仪的学习并不是伪装,那种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戴上假面具,或是为了保护自己而模仿别人言行的行为才是伪装,这些行为有时的确是情非得已,有时却只是来自虚幻的自我想象。

在旧时黑暗的环境里,在价值被扭曲的世界里,在统治阶级不分黑白的年代。有些人不戴着面具便无法生存。他们戴着面具,伪装成另一个人,心却一直感到快要窒息。每当一个人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无限的失落。

现在的世界并不像旧时那么黑暗,人们不需要人们刻意伪装成什么人,刻意装扮成什么样子。在外不停地讨好,顺从,奉承,并不一定真的能够让自己如愿以偿。既然如此,又何必把自己弄得那么累?

过度的伪装会让人产生沉入深海般的胸闷和惊恐,会让人失去自己的存在感,好像被关在一个由特殊玻璃制成的容器中,自己可以看到全世界,但是外面的人都看不到自己。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已经遗失,剩下的只是一张陌生的面具和一副陌生的躯体。

有些人想学古人,将自己放逐在寂寞的房间,把心门紧闭,不与外界有一点交流,却越来越痛,最后再也无法出门;有些人分不清现实与幻想的区别,不断强迫自己成为别人的样子,却一次次让自己心痛不已。

为何人要生活得如此辛苦?不断地寻求,却只是不断地失去更多。不如停下脚步,找一面镜子看一看,自己是否还是原来的自己,然后回首看一看,自己是否还朝着原来的方向。

在现在的世界里,并不是只有隐居山间才能摘下面具,有时,只要自己的内心足够强大,便能够放下那些沉重的面具,以真实的面目示人。

心境,真是奇妙的东西。

人们常说,拥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拥有什么样的人生,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生硬,但在生活中,若我们细细观察体会,便会发现事情确实如此。

我们平日里遇到的事情会怎样发展,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心境。我们心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感觉,也都源自我们自己的心境。

心是甜的,饮下的白水也会甘之如饴;心是苦的,饮下的蜜汁也会苦不堪言。

内心阳光的人,永远生活在美丽的花园。他们时常感到喜悦,时常对身边的人和事心存感恩。追逐阳光的习惯使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容易满足,容易幸福。

内心阴暗的人,永远生活在冰冷的海底,他们拒绝接受阳光的洗礼,因为阳光的温暖会令他们的心中感到一丝丝的刺痛和不安。

追逐阴暗的习惯使他们终日阴郁,难以快乐。

每个人一生之中都会经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有些事情,我们不能阻止它们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制止它们进入内心,让内心不被干扰。

若是心平静了,看到的事物便美丽了、柔和了;若是心乱了,看到的事物便毛躁了。

同样的鸟鸣,若是心中生怨,听到的便是噪音;若是心中生爱,听到的便是乐音。听到噪音的人心中会更加怨恨这群鸟儿,甚至会扔掷石头驱赶它们;听到乐音的人心中会更加喜悦,并且面露微笑,心存感激。

高高的树林,明媚的阳光,清脆的鸟鸣,清澈的潭水。整个山寺的周围散发着迷人的光芒,照亮了诗人心里那片纯净之处。让他终于明了自己心中一直企盼得到的究竟是什么。他驻足片刻,便决定停下行程,在这里居住下来,虔心向佛,修身养性。

心宽了,看周围的一切,也就都宽敞明亮了。

每天早起,聆听山间的晨风,看看屋外的花草树木,饮一口清泉水,食一餐粗茶淡饭。也会时常来到潭边,和自己的倒影对话,看着潭水中那个倒影越来越清晰,看到自己之前紧锁的眉头日渐变得舒缓,看到自己之前无神的双眼渐渐变得清亮,他更加确定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我们每天所见的每一件事物,都不是无故出现在生活中的。有一些风景,是因为我们想要看见它们,才会看到;有一些声音,是因为我们想要听见它们,才会听到;有一些人,是因为我们想要遇见他们,才会遇到。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另一个自己,一个真实的自己,虽然我们看不到他的样子,听不到他的声音,但是却能在一些特别的时刻感受到他的存在。我们所经历的某些,往往是在他的祈祷下得以成真。我们在生活中体验到的每一份独特的体验,经历过的每一份独特的经历,都是那个内在的自己渴望拥有的。

人们喜欢蝴蝶,讨厌苍蝇,因为有蝴蝶的地方往往是鲜花环绕,而有苍蝇的地方往往是垃圾成堆。蝴蝶若不是一心向往甜美的花蜜,怎会只去接近那些散发着香甜气味的东西;苍蝇若不是一心向往散发着异味的东西,又怎会只去围着那些腐坏的东西打转。

内心的自己是积极的,就会让我们对许多事情产生兴趣和热情,他不会让我们刻意避免碰触那些不太明亮的东西,却会让我们在碰触到不明亮的东西时不会寝食难安,如临大敌,仍然心存光明和希望。无论世界如何对待我们,我们都能微笑着前行。

保持一颗单纯、阳光、积极、健康的心,便可无畏于生活的残酷,无畏于成长的磨难,便可不因外界的风吹草动而心慌意乱。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旦从萍水相逢、点头之交渐渐走向亲密,那个人,对自己的意义便渐渐开始不同。

不自觉地开始关心对方的生活,开始在意对方的感受,开始想要让自己与那个人产生越来越多的牵绊,希望那个人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产生越来越多的联系。

恋爱中的人尤其是这样。对方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语气,一声咳嗽,都会让自己心里发生复杂的变化。想着是不是自己让他感觉不开心,想着是不是自己让他感到不自在,想着他是不是因为自己受了委屈,想着他是不是对自己有什么看法。

恋爱中的人,往往过于敏感,过于紧张,才会把原本简单的问题想得复杂,给自己和对方的生活都平添了许多烦恼。

恋爱中的人,往往无法掌握两人之间的安全距离,以为两人在一起的时间越多,关系就能越亲密,于是不惜将自己拉出正常的轨迹,即使心有不甘,也要努力向对方靠拢,每时每刻都和对方在一起。

一些人以爱之名闯入对方的生活,以为这样就可以缩短彼此的距离,却不知这样反而把对方推向更远处。

直到有一天,两人之间发生了争执,之前所付出的,全部成了委屈的理由,混合在泪水中倾泻而出。两人互相指责,细数自己为对方花费了多少时间,投入了多少精力,又为对方放弃了多少自己原本拥有的东西。

当我们为感情而伤感痛心的时候,为何不静下心来,看一看自己走过的路,难道那些让人窒息的痛苦,真的是那个人给我们带来的吗?那些所谓的伤痕,真的是那个人在我们心中划下的吗?

人生中大多数的痛苦不是别人给我们造成的,而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没有人能够伤害我们,除非我们自己;同样,没有人能够拯救我们,除非我们自己。

这世上,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海中礁石的棱角虽然坚硬,却也会在海浪的拍打下变得光滑;高耸的山峰虽然一直立在那里,它两侧的植物也会随着季节发生变化;我们每天都能见到太阳,但是每天在太阳上面发生的事情,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和自然界的一切相比,人更是脆弱的,会受伤,会生病,会死亡。如果我们把一切希望,把自己的心情寄托在别人身上,为了别人的喜怒哀乐而悲喜,把全部快乐建立在别人身上,把别人当成自己生活下去的动力,若是有一天,这个人不再是最初认识的那个人,离开了我们,或者不在人世,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事实上,即使那个人不在身边,生活还是一样要继续下去。无论别人如何看,如何说,如何对待我们,生活也还是要继续下去。

人生不过寥寥数十年,这数十年中,每个人都是无数无刻不在改变着。没有人能永葆青春的容貌,也没有人能永葆强健的身体,甚至连无形无影的观念也不一定能长存。

既然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我们为何还要把自己的感情和心情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为何要为了一些转瞬即逝的美好而痛心?为何要为了一些事物的变化而心有不甘?

日出日落为一天,地球自转为一年。一年相比于一天,很久相比于一辈子,就变得短了。人的一生要经历无数天,无数年,如果为了经历的每一件小事久久不能坦然,为了遇到的每一个人久久不能释怀,岂不是浪费了太多的光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