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颌骨骨折,恐手术破相!医生创新术式“无痕”治疗

浏览 21

指导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 王友元副教授

近日,29岁的蔡先生在健身跑步时不慎摔倒,导致左侧髁突骨折,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口腔颌面外科王友元副教授接诊后了解到,蔡先生既希望手术复位解除身心之痛,又强烈希望不要在脸上动刀留疤。

为此,王友元副教授创新性地在内镜辅助下,通过口内切口进行下颌骨髁突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通过手术,不仅让蔡先生骨折处复位固定良好,而且术后脸上不留伤口,满足患者的美观需求。

(图文无关,仅为配图)

传统手术意味着“破相”,创新术式“无痕”治疗

王友元副教授介绍,作为下颌骨的薄弱部位之一,发生在髁突的骨折约占下颌骨骨折的20%~30%,其表现包括咬合紊乱、张口受限、张口偏斜、肿胀疼痛。下颌骨髁突骨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复位,目前的手术入路主要为耳前入路及颌下入路。

“一言以蔽之,动手术都是口外切口。口外切口视野直观、复位简单,却意味着破相,而且有面神经损伤导致面瘫的风险。”王友元副教授说道,髁突骨折通过口外切口手术治疗,一来肉体创伤,二来颜值“掉线”,困扰了很多患者。

此前该院口腔颌面外科的髁突骨折复位手术均采用口外切口,但面对这位年轻患者的诉求,王友元副教授希望提出新的治疗理念,将自身的临床经验与患者的迫切需求紧密结合。他重新思考是否可采用口内切口手术复位骨折,但科室尚无此经验,为了保住患者“面子”,避免“破相”,还需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

“口内切口尽管是‘无痕’手术,而且能够保护面神经、避免面瘫,但该术式视野暴露欠佳,操作空间有限。”王友元副教授介绍。他根据自己长期应用内镜辅助颌面部手术以帮助患者保住颜值的经验,再三评估蔡先生的骨折位置,制定了内镜辅助下,通过口内切口进行下颌骨髁突骨折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案。

(术前CT显示患者左侧下颌骨髁突低位骨折)

内镜辅助治疗髁突骨折,让患者颜值“不掉线”

手术当天,按照术前设计方案,王友元副教授弃尺之短、用寸之长,将各种器械结合使用,在内镜辅助下显露蔡先生下颌骨髁突骨折,复位后用微型钛板固定,顺利地完成手术。术后,蔡先生咬合关系及开口度恢复良好,脸上的创口仅为3毫米,愈合后该疤痕基本不可见,复查CT片骨折断端对位良好。

(术后复查CT片骨折断端对位良好)

(术后颌面部的微小创口约3毫米)

术后次日早晨,见到来查房的王友元教授,正坐在病床上照镜子的蔡先生激动地向王教授表达感激之情。

“人类下颌骨存在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突颈部等较薄弱部位,都是骨折好发部位。一旦发生骨折,咬合关系紊乱、功能受限及外形改变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不小,我们作为外科医生应尽可能从患者的功能、外形考虑,设计合理的、个体化的手术方案。”王友元副教授对团队的年轻医生如是说。

据介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在内镜辅助颌面部良性肿瘤的切除方面已积累丰富的经验,但内镜辅助下口内切口行下颌骨髁突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尚属首例。王友元副教授表示,随着经验的积累,未来内镜辅助技术将会在颌面部骨折的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内镜辅助下颌骨髁突骨折断端显露及复位钛板内固定)

“医学在不断地进步,疾病的治疗在借助新器械的同时,更多的应是治疗理念上的更新及尝试。”王友元副教授介绍,自己团队曾利用内镜辅助切除腮腺、颌下腺及颈部良性肿瘤,达到“无痕”的效果。

因此这次将该经验应用到颌面部骨折的治疗,辅以皮肤穿颊器或侧壁螺丝刀应用于下颌骨升支及髁突骨折的手术复位治疗,达到脸上几乎不留伤口,使得手术不增加脸部瘢痕,满足患者对美观的要求。

通讯员:张阳、黄睿、朱川东

专家简介:

王友元,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医学会颌面-头颈外科学分会常委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院博士后/访问学者。

在肿瘤根治的基础上,提倡颌面部手术治疗功能与美学并重的理念,擅长口腔颌面-头颈部良恶性肿瘤如舌癌、牙龈癌、颌骨肿瘤、腮腺肿瘤等的手术治疗及皮瓣修复重建,放射性颌骨坏死的治疗,颌面良性肿瘤的微创治疗,外伤骨折、颌面部畸形的矫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