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胸壁长出巨大肿瘤,医生妙手卸“重担”

浏览 13

指导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 张金明教授

来自清远的61岁患者陈女士在五年前切除了乳腺肿瘤,术后没有发现肿瘤复发的迹象,却在半年前出现右侧胸壁肿胀、疼痛,后来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乳腺化生性癌并侵犯右腋窝淋巴结”。巨大恶性肿瘤向上侵犯至腋窝,腋窝又是全身血管和神经集中地之一,手术难度非常大。

陈女士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后,整形外科主任张金明教授组织多学科大会诊,为陈女士制定了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最后,通过介入手术栓塞肿瘤部分供血血管,再进行肿瘤扩大切除术,陈女士的肿瘤被完整切除。术后陈女士康复良好,目前已顺利出院。

胸壁巨大肿瘤破溃、感染,侵犯腋窝手术难度陡增

据陈女士回忆,自己五年前因乳腺癌在广州医院接受了“乳腺癌根治术”,术后连续化疗6次,病情基本得到控制,术后定期复查,也未发现肿瘤复发的迹象。可是,半年前陈女士在当地诊所推拿理疗后,突然出现右侧胸壁肿胀疼痛,回家后发现右侧胸壁皮肤红肿、发烫,自行购买消炎药口服,症状也未见好转,并且还有加重的趋势,部分病灶逐渐形成脓肿。

陈女士立即去当地大型三甲医院治疗,医生为她切开脓肿引流,取组织做病理检查,诊断为“乳腺化生性癌并侵犯右腋窝淋巴结”。但是手术后陈女士右侧胸壁恶性肿瘤仍持续增大,伴有破溃、化脓,并且有阵阵恶臭。面对日益增大的恶性肿瘤和逐渐加重的病情,陈女士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更让人担心的是,增大的恶性肿瘤压迫神经,陈女士的右上肢活动越来越困难。由于手术风险和手术难度极大,陈女士几次求医未果,几经辗转后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

张金明教授回忆,陈女士来院时面色苍白,精神状态极差。查体发现右侧胸壁巨大肿瘤,直径大约20cm×18cm,向上侵犯至腋窝,周围边界不清晰,瘤体组织表面可见组织坏死、破溃、化脓,并且有血性液体渗出,右上肢偶有麻木不适,活动能力稍差。

胸部MR和CT检查提示,右侧胸壁巨大肿块伴破溃、感染,结合病史,考虑恶性肿瘤,可疑累及右侧背阔肌、前锯肌和肩胛下肌。此外还发现右肺结节,考虑转移瘤的可能。“陈女士的巨大恶性肿瘤向上侵犯至腋窝,腋窝又是全身血管和神经集中地之一,这极大增加了手术切除肿瘤的难度。”张金明教授表示。

多学科会诊制定“最优方案”,栓塞血管“缩瘤”后切除

面对陈女士复杂的病情及手术难度,张金明教授决定组织医院介入科、胸外科、乳腺内科、乳腺外科、影像科、麻醉科和营养科七大科室进行多学科大会诊,为陈女士制定更安全、更合适和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介入科主任许林锋教授会诊后建议手术切除肿瘤前可先行肿瘤部分血管栓塞,缩小肿瘤的同时减少术中出血,为下一步手术切除肿瘤提供一定的便利,胸外科、乳腺内科、乳腺外科、影像科、麻醉科和营养科教授也分别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综合各个科室会诊建议,7月19日,张金明教授为陈女士先实施介入手术栓塞肿瘤部分供血血管,介入术后第二天再进行肿瘤扩大切除术。切除肿瘤后的皮肤缺损达到25cm×20cm,一期通过腰部带血管蒂皮瓣转移修复巨大皮肤缺损,术后第二天陈女士已可以自行下床活动。

“大肿瘤、大创面已经是我院整形外科常见的疾病,肿瘤整形外科所涉及关于功能、美学的综合修复重建也为整形外科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张金明教授表示,通过多学科会诊,多个科室共同协作、综合治疗,为巨大肿瘤整形修复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同时也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在体表发现肿物后,切勿盲目推拿理疗,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对于一些恶性肿瘤,重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手术切除之后定期复查,还是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张金明教授提醒广大市民朋友。

张金明教授为陈女士实施手术

专家简介

张金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拥有近20年整形外科临床经验。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眼整形美容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1)各种鼻畸形的整复;(2)四肢、躯干皮肤软组织缺损/骨肌腱外露的修复;(3)颅面部畸形的治疗;(4)乳房再造;(5)各种原因造成的疤痕的治疗(6)生殖器整形外科。2002年在国内外首创发明应用腹直肌-后鞘-腹膜复合瓣再造颈段食道缺损,2003年在国内外首先应用腹直肌-后鞘-腹膜复合瓣再造肿瘤术后舌缺损。在国内外期刊上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

(通讯员:张阳、黄睿、苏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