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方面快速认识结肠冗长症

浏览 9

结肠冗长症是一种先天性结肠畸形,是结肠在发育中因基因再复制而生长过长所致,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和长期顽固性便秘,X线钡剂灌肠造影是诊断结肠冗长症的主要手段。其发病率较低,但临床上并不少见,而相关文献报道较少。作为消化内科医生的你,是否正确掌握了这一疾病呢?一起来学习吧!

结肠冗长症的分型

结肠冗长症可发生于结肠各段,可以是单段或多段,以乙状结肠与横结肠为主,最多见的还是乙状结肠冗长。根据冗长结肠累及的部位和范围,可将结肠冗长分为3型:I型为单节段结肠的冗长;II型为两节段结肠的冗长;III型为3个或4个节段结肠的冗长,其中4个节段的结肠冗长,即称为全结肠冗长症。

临床表现

结肠冗长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总结如下:

➤进行性加重的便秘,内科治疗效果欠佳;

➤腹痛、腹胀间断发作,排便后缓解;

➤恶心、呕吐并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表现。

诊断

结肠冗长症的诊断依据有以下几方面:

➤腹痛、腹胀或长期顽固性便秘;部分患者因肠道功能不良,偶可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

➤X线钡剂灌肠造影是诊断结肠冗长症的主要依据和重要手段;

➤由于结肠冗长易发生扭转、梗阻等并发症,行急诊手术时,在术中若发现结肠相应部位节段过长,也可术中确诊。

注意需要指出的是电子结肠镜检查不作为结肠冗长症的诊断方法。

鉴别诊断

结肠冗长症早期症状不典型,在临床上常常不易诊断,并容易与下列疾病相混淆,比如肠易激综合征、先天性巨结肠、脾曲综合征、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胃肠道功能紊乱、结肠肿瘤、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胃肠炎、出口梗阻型便秘等。若有疑似患者可首选钡灌肠造影有助于明确诊断。

并发症

➤肠扭转或穿孔,以乙状结肠扭转多见;

➤肠梗阻:多发生于横结肠的左侧和脾曲,常需急诊手术;

➤顽固性便秘:结肠冗长症与便秘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结肠黑变病:长期便秘的患者,粪便在肠道内存留的时间太长,肠道吸收细菌合成的色素颗粒导致了结肠黑变病。

治疗

结肠冗长症的临床特点属于功能性肠道疾病,对于没有症状者不需要治疗。有症状的结肠冗长症患者应先保守治疗,可予以调节饮食、改变排便习惯、进行排便训练等指导,并应用胃肠动力促进剂(如莫沙必利等)、菌群调节剂(如整肠生、培菲康等)药物。通过上述资料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尤其适用于症状较轻者。对结肠冗长症所致的顽固性便秘,首先也应采取保守治疗,大约50%的患者症状也可得到明显的改善。若患者症状严重,而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可行外科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适应症为:

➤经长期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并且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者;

➤长期顽固性便秘,持续性腹胀、腹痛、大便周期4-9天;

➤钡剂灌肠造影显示结肠冗长、迂曲、盘曲,反复折叠或长度超过正常长度的35%-40%;

➤结肠,特别是乙状结肠过长,易出现肠扭转、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应积极手术治疗。

符合上述条件者,可考虑手术治疗,而手术切除的部位、范围、长度应根据患者结肠冗长症的类型确定。

一般来说正常成人升结肠长度为15cm,横结肠长度为55cm,降结肠长度为25cm,乙状结肠长度为40cm,当各段肠管的长度超过上述长度的35%~40%即可诊断为结肠冗长症。若横结肠活动度超过两髂嵴连线,乙状结肠活动度达右上腹或者右下腹,结合排便造影排除直肠脱垂、盆底疝等出口梗阻性便秘,也可诊断为结肠冗长症。在临床上遇到腹痛、腹胀、顽固性便秘的患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首选钡剂灌肠造影,明确诊断。另外也有报道结肠冗长症可并发结肠癌,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应定期随访,追踪观察,以便早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