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理论

浏览 6

第一节养生理论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主要源自我国传统阴阳五行思想和长时间的医疗经验总结。其大体内容有阴阳五行、精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等。中医养生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的变化规律,强调顺其自然,合理地安排生活方式,以求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目的。通过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病后防复效果。中医养生运用多种方法对强壮脏腑、扶正固本、保养真气、保健强身、防病坑衰起到积极的作用。养生的理论均从维持人的正常状态出发,把减少消耗、加强再生、保持顺畅、维持稳定作为重要的环芍,主要强调如下几点:一、阴阳——注重调和: 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和“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又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所以,调和阴阳则精神充旺,邪不能浸,得保健康。调和之道,须顺时以养阳,调味以养阴;使阳气固密、阴气静守,达到内实外密、健康有寿。          二、气血——注重疏通: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二者相伴,贯通周身,熏濡百节,流通则生机正常,滞塞则疲结病生。流通之道有二:一是以形体动作促进气血流行,即华佗授弟子五禽戏时所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劳动则气血周流,此即流水不腐的道理;二是以意念来导引气的运行,气行则血行,身体虽m动m止,但气血之流通、经络之舒畅始终得以保证,此即气功吐纳之术。          二者均是通过气血流通而养生。          是盔显灸孟I育保藏{人始生,先成精,先天之精源于父母,藏于肾,为生命之本、繁衍之源。后天之精由生化而来,亦藏于肾。故精乃阴气之本源,精盛则本壮,气化之源旺,故生气勃勃。而人之一切活动无不消耗阴精,故而用药食倍补精气,补精以滋源,补气以助化精。          延年之药食虽多,而不外乎培补先后天精气之大要。七倩六欲人所不免,多欲则伤精,故须节欲以安精神。如房事有节以保肾精,使精常满盛,而体健寿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