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的原因

浏览 16

通过母乳喂养的婴儿通常会在出生后的第四到七天出现黄疸,在第二到四周内达一个高峰(即婴儿的血清胆红素超过256.6~342.0μmol/L),但是婴儿的一般状况都会呈现良好的症状,不会发生溶血或贫血的出现。

母乳性黄疸的原因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到现在都没有完全弄清楚。如今根据婴儿发生黄疸的时间通常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两类。早发性黄疸发生机理与生理性黄疸十分相近,通常被认为是与母乳喂养不当和婴儿摄入不足有关;大多数认为晚发性黄疸和新生儿血胆红素代谢的肠肝系统循环增加相关,通常发生在婴儿出生后的一到二周,可以延续到第八到十二周。一般认为,是新生儿小肠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增高、含量增多引起的。这种来源于母乳的酶,可以催化结合血胆红素变成未结合的血胆红素,这个过程通常在新生儿的小肠内进行的,因为婴儿的肠蠕动相对而言比较慢,使得大量应排泄掉的血胆红素被葡萄糖醛酸苷酶分解成未结合血胆红素,就出现了母乳性的黄疸。

减轻母乳性黄疸的方法

婴儿的黄疸一般会持续三到四周,在第二个月过后就会自行的消退,少部分婴儿会可延迟到底十周才消退殆尽。当婴儿黄疸期间母亲如果停止对其进行母乳喂养,在三到四天后,婴儿的黄疸会明显感觉到减轻,婴儿的血胆红素也会下降大于百分之五十,如果再次用母乳喂养,黄疸则不一定会出现,即便出现也不会达到原有的严重程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