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与副伤寒的临床症状

浏览 13

伤寒和副伤寒是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以特征性中毒、相对脉缓、持续高热为临床症状,白细胞减少、玫瑰疹、脾肿大等为主要特征,肠穿孔、肠出血为主要临床并发症。由伤寒和副伤寒甲、乙、丙杆菌引起。伤寒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的病变、全身网状内皮系统的增生反应为主要的病理特征。副伤寒,分别由甲,乙,丙副伤寒杆菌引起,其在预防、治疗、诊断、临床表现等方面与伤寒相同。

伤寒与副伤寒的临床症状

典型的伤寒临床症状分为4期,病程时长约4周:

1、初期: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发热,发热前可有少寒战、畏寒、退热时出汗不显著的特点。咽痛与咳嗽、食欲减退、乏力、全身不适等是该期常伴有的症状,发病时多缓慢,体温呈阶梯形上升趋势,病情逐渐加重,相当于病程第一周,体温在发病的五到七天内达39~40℃。

2、极期:有,如病程的第六天开始出现脾肿大、病程的七到十三天出现皮疹、出现相对缓脉或重脉的循环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较前更为明显、高热、高热持续不退等。相当于病程第二到三周,可由伤寒的典型表现协助诊断。

3、缓解期:在人体对伤寒杆菌的抵抗力逐渐增强的情况下,脾肿开始回缩,腹胀逐渐消失,食欲逐渐好转,体温出现波动并开始下降,相当于病程的三到四周。在缓解期需特别提高警惕是在本期内有发生肠穿孔或肠出血的危险。

4、恢复期: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完全恢复健康,相当于病程第四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