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出血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出血,大约占整个消化道出血的1%~5%。小肠出血首先表现为腹部疼痛,疼痛多位于脐周,同时还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腹胀、黑便等症状。出血量较大时,可以出现呕血甚至是失血性休克。如果有小肠出血的症状患者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等确定了病因再进行治疗,根据病情对小肠出血的治疗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小肠出血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对于出血量不大病情不严重的疾病在明确诊断后可以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如十二指肠溃疡、炎症性肠病、血管炎等因素引起的小肠出血可以通过服用或静脉注射奥曲肽及其类似物、沙利度胺、甘氨酰赖氨酸血管加压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2. 如果小肠出血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可以进行内镜治疗。在肠镜下发现局部的出血病灶后,可以采取热灼、局部电凝、氩离子凝固术,微渡、激光等止血措施。要注意在操作时要非常小心,因为小肠壁较薄,容易发生穿孔。在进行内镜止血以前先要改善病人的身体状况,补充足够的血液,以防患者发生失血性休克。内镜治疗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肠管切除,有利于保留肠管的功能。
3. 当内镜治疗无法控制出血时可以进行介入治疗进行止血。首先要做选择性动脉插管造影,如果病灶出血量较大可以明确出血部位,这时可经导管注入适量血管加压素来收缩毛细血管和小血管,以此来达到止血的效果。
4. 如果通过电子胃镜、结肠镜及其他检查排除了上消化道出血和结肠出血后,仍然不能确定小肠出血的具体位置,可以采取剖腹探查的方法,确定病情后需要将病变肠段进行手术切除。
小肠出血的患病原因很复杂,如小肠黏膜的损伤、小肠血管性疾病、小肠肿瘤等疾病都可以引起小肠出血。如果出血不止患者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如果出现小肠出血的症状要及时就医尽早的明确病因,以便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