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碱酯酶偏低有什么临床意义

浏览 11

作为一类糖蛋白,胆碱酯酶是肝功能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可分为真性胆碱酯酶和假性胆碱脂酶。

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

患者体内如果肝脏合成、储存的功能下降,容易导致胆碱酯酶数值降低,它对判断机体肝脏功能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肝硬化时胆碱酯酶可持续下降。肝炎时胆碱酯酶可随肝脏功能降低而下降。此外多见于贫血严重患者以及营养不良。此外也与有机磷农药中毒有关,重度中毒时甚至为0。此外患者出现急性感染、肌肉损伤、慢性肾炎都可以出现胆碱酯酶降低。

胆碱酯酶的正常值

机体在进行肝功能检查时会包括胆碱酯酶一项,胆碱酯酶用检验学方法,正常情况下该种酶的正常值在5000~32000U/L之间。成年女性的范围在4300到12000U/L之间,这种情况多考虑是正常范围之内。机体如果出现胆碱酯酶高于或低于正常值,提示患者有相应的疾病。如果数值增高,提示患者伴有神经系统的疾病或慢性病如:糖尿病,呼吸系统的支气管哮喘等症。此外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在临床也可能出现胆碱酯酶升高。若胆碱酯酶数值降低,提示患者出现肝炎以及肝硬化,药物中毒、贫血。此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肾脏炎症、妊娠期的女性,都会出现胆碱酯酶减低的情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