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的诊断

浏览 11

湿热,属于中医病症中的一类,指湿热蕴于脏腑的病证。湿热可发于肺部、脾胃部和肝胆部,其诊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问诊,询问患者日常的生活习惯,有没有饮食不洁和饮食不节制。容易嗜酒,过食肥甘厚腻辛辣饮食的人,易产生湿邪,湿邪日久化热会导致脾胃运化失常,产生湿邪,久而化热,从而影响肝胆的生理功能,可以见到胁肋胀痛、灼热、腹胀厌食、口苦的症状。

2.通过望诊和脉诊会发现,有的湿热患者会出现身体发黄的表现,如:目黄,小便黄,身黄。有的黄色为阳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或者为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还可出现面微红,肋下有硬块、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者泄溏、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等。

3. 询问日常生活环境,是否容易受到外部的湿热邪气。如生活在湿热较重的环境,本身体质较弱,容易感受外邪的人则更容易感受湿气,湿气蕴结于肝胆形成湿热。

4. 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也会造成湿热。中医学中,脾喜欢燥不要湿气过重,脾湿常见于饮食不规律、工作压力大的青年人,长期过食肥甘厚味助生湿热。

5. 其他症状如: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外阴搔痒、带下黄臭、呕吐、呃逆等。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知道湿热的主要病机为湿热内蕴肝胆。所以肝胆湿热患者的治法主要为清热利湿。可以采用龙胆泻肝汤再进行加减,可根据具体病症增加竹茹、半夏等药物加减,有出血倾向的可以增加丹皮、茜草。日常生活注意调理,饮食宜清淡,尽量少吃油腻食物。皮肤湿热也可采用外治法,如用地肤子、土茯苓煎水外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