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是指从骨髓成熟的巨幼细胞胞浆脱落形成的小块胞质,在止血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常情况下,血小板体积较小,形状不规则,常常成群分布在红细胞之间。血小板内部还分散分布着颗粒成分,一旦与创伤面和玻璃等非血管内膜表面接触就会迅速扩展变形。在平时,血小板可以起到重要的凝血和止血作用。除此之外,血小板还可以保护血管内皮,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然而在临床上,部分群体可能会出现血小板下降的情况,往往与多方因素有关。
血小板减少的三大原因
1、血小板生成减少。如果患者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或恶性肿瘤等疾病,可能会影响到血小板的生成,从而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
2、血小板破坏过多。在感染或血栓性疾病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下,血小板可能会受到破坏从而出现血小板减少。除此之外,药物作用以及脾功能亢进都可能会对血小板的数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3、失血过多。在临床上,如果患者发生急性或慢性失血性疾病就会导致血小板丢失过多,从而引发血小管数量减少。
血小板减少怎么办
一旦发现血小板出现异常减少的情况就应该尽快明确引发因素,然后进行对症治疗。针对疾病引发的血小板减少,可以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改善现状。由失血过多引发的血小板减少则需要通过静脉输血改善现状,以免影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