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

浏览 15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属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中血小板减少而引起的最常见出血疾病。患者自身免疫性病变常导致黏膜出血、乏力、皮肤瘀斑等症状。进行诊断一般以出血征象、血小板计数等为依据。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具体如下。

1.血常规检查。血常规的检查可以对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作病因直接进行检查,可以查出血小板计数的减少、血小板大小和形态是否异常,或者查看是否有因症状导致的白细胞减少和血红蛋白降低,由此可以确定患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可能性。

2.骨髓检查。主要是对于骨髓中的骨髓巨核细胞的检查,骨髓巨核细胞是存在与骨髓中产生血小板的主要细胞,在针对该病症的检查中是以检查骨髓巨核细胞的数量、产生血小板的功能、以及细胞中胞质的颗粒、空泡等是否异常,可以明确指出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3.抗血小板抗体测定。大多数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会出现抗血小板抗体的水平升高情况,抗血小板抗体是与血小板进行结合的抗体,因此对于抗血小板抗体的测定可以作为辅助检查来诊断该病症。

4.脾脏肿大。脾脏肿大是由于感染引发的脏器肿大,如果能够在肋弓下触及到脾脏下缘就是脾脏肿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时容易引起脾脏的急性感染,当出现导致的脾脏肿大现象,因此该病症的诊断中也可以用脾肿大来进行判断。

5.临床出血征象。对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而言,最常见的症状就是不同程度及部位的出血。出血可发生在全身皮肤、黏膜出血、消化道、视网膜出血等,根据临床表现来进行观察,查明表面出血点和出血原因即可对该病症进行诊断。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除相应的检查诊断外也可进行治疗诊断,为进行相关症状的对症治疗起效即为该病症,常见的处理可进行糖皮质激素和脾切除术的治疗,治疗后多注意相关的保养和饮食,以达到长期预防的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