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湛江的14岁男孩小蔡今年初三,却因为脊柱畸形造成的“罗锅背”而无法参加中考体育考试。一般患者的胸椎后凸角度在20-40度左右,小蔡的胸椎后凸却达到近乎折叠的100度,严重的脊柱畸形不仅影响了小蔡的心肺功能,还影响全身各器官的发育。近日,小蔡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骨外科接受了严重后凸畸形矫正手术,矫正率接近100%。术后小蔡一下子“长高”了7.5厘米,让家人欣喜不已。目前小蔡康复良好,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已顺利出院返校学习。
儿时手术后不重视复查,少年丧失中考体考机会
10年前,4岁的小蔡因患脊柱结核,接受了胸椎前路手术内固定与术后规范的抗结核治疗。脊柱结核治好以后,孩子并未觉得不舒服,家人也未曾在意,便没再定期与脊柱外科医生复查体检。直到今年准备初三中考体育考试时,小蔡觉得跑步喘不上气,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家人带着小蔡跑了几家医院,却都因为手术风险太高而没有进行手术。
经多方了解后,家人带小蔡慕名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骨外科就诊。南院骨外科主任黄东生教授介绍,小蔡的胸椎严重后凸,呈“罗锅背”,胸廓发育畸形,使肺部受压,呼吸受限。严重的脊柱畸形影响了小蔡的心肺功能,进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的发育。为什么会产生后凸畸形呢?简单讲,脊柱按照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分为前柱和后柱两个部分。脊柱的平衡发育有赖于前柱和后柱同步协调生长,不论哪个部分生长受到限制都会产生脊柱畸形。
“小蔡的第一次手术部位在胸椎,后凸是胸椎本身就有的,属于生理性后凸。但是小蔡的胸椎前柱被原来手术植入的内固定限制了生长,而后柱却不受限制。限制的前柱相当于一个圆心,不断增长的后柱围绕这个圆心环形生长,造成胸椎后凸逐渐加重,这就是曲轴现象。”黄东生教授介绍,在青春期之前,也许胸椎后凸进展不快,但一到青春发育期,生长加速后,胸椎后凸逐渐明显起来。加上小蔡第一次手术后没有重视复查,导致后凸畸形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而迅速加重,更可惜的是,由于胸椎后凸限制了肺部发育,小蔡的肺活量让他已经无法参加中考体育考试。
术后身高净增7.5厘米,从此告别“罗锅背”
“一般患者的胸椎后凸角度在20-40度左右,小蔡的胸椎后凸却达到近乎折叠的100度。”黄东生教授介绍,脊柱畸形每增加1度,手术矫正的难度和风险就增加一分。由于错过了青春期来临之前的最佳矫正时机,这样的严重胸椎后凸畸形,手术矫正是唯一办法。
“小蔡脊柱的前柱生长受到严重限制,后柱正常生长,由此产生后凸畸形。手术必须撑开短缩的前柱才能矫正后凸畸形,且保留后柱高度,达到最佳效果。如果不这样做,而选择截短后柱,虽然容易很多,但小蔡就变矮了。”黄东生教授解释道,撑开短缩的前柱也是术中风险最高的步骤,可能引起脊髓损伤、腹部大血管撕裂等严重并发症,撑开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矫形效果
术前南院骨外科全科讨论,计划采用前路和后路联合入路,从前路开胸拆除前方的钛网及钉棒,然后改变成俯卧体位,从后方植入椎弓根钉和椎体支撑钛网,通过后方进行截骨矫形。如果后方无法植入支撑钛网,则需再次改变体位开胸植入钛网。这么做虽然安全,但耗时过长、损伤大,脊髓缺血风险剧增。黄东生教授凭借多年的脊柱畸形矫形经验,决定单纯后路手术解决上述所有难题。
2019年3月7日,手术在良好的麻醉和神经电监测下顺利进行。黄东生、梁安靖两位教授为小蔡从后路拆除原有的内固定,进行适当的松解,再在后凸畸形的上方和下方各三个椎体植入椎弓根钉,进行畸形椎体截骨,撑开短缩的前柱,最后植入支撑钛网。整个手术进程井然有序,神经和脊髓均被妥善保护。
术前所预备的最坏的预案都成功避免,一个手术入路解决了两个入路手术、多种体位改变的难题。手术后的影像显示,小蔡的脊柱后凸完全矫正,身高增加了7.5厘米,从此告别“罗锅背”畸形。术前的现实虚拟VR计划截骨撑开后可以完全恢复脊柱力线平衡,身高增长7厘米的目标达成。
在南院骨科护理团队精心护理下,术后也没有出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任何并发症,小蔡和家人对手术效果十分满意。
专家提醒:青春期脊柱畸形进展迅速,定期复查很重要
脊柱畸形矫正一直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的强项。从20世纪90年代初,刘尚礼教授和黄东生教授最早在国内开展脊柱畸形三维矫正技术开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脊柱畸形矫形手术的施行如今已经成为该院脊柱外科常规手术。南院区骨外科在新病区开张之后已经施行各种严重脊柱畸形矫正手术多台,患者全部顺利出院。
“脊柱畸形矫正手术多施行于青少年时期,由于患儿还在不断生长发育,很容易产生新的畸形。定期复查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就可避免病情加重,对患儿来说十分重要。”黄东生教授提醒广大家长,青春发育期的脊柱畸形进展十分迅速,谨记严密随访复查。如何尽早发现家里孩子是否存在脊柱侧凸呢?黄东生教授建议,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招进行自查:
1、观察孩子是否出现坐姿不正、双肩不等高、背部两边高低不一的情况,这些都是脊柱侧凸最常见的体征;
2、和孩子一起玩乐或运动时,可以观察孩子的运动能力、肺活量,看到孩子弯腰是否出现背部高低不一的剃刀背畸形;
3、在帮孩子换衣服的时候如果发现皮肤有咖啡牛奶斑、异常的毛发分布或者突起,通常提示可能有脊柱畸形;
4、黄东生教授提醒,最稳妥的办法还是找脊柱科医生进行体格检查,从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小蔡术前和术后脊柱CT三维重建图
X光片显示小蔡脊柱畸形在几年之间逐渐发展
小蔡矫形手术前后X光片对比图
小蔡矫形手术前后对比图
指导专家
黄东生,中山大学三级教授,二级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骨外科主任,国际内固定学会AO脊柱培训中心主任,“第九届吴阶平医学研究奖既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获得者。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第二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骨科学分会第七、八、九届脊柱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骨科学分会第七、八、九届创伤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脊柱损伤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脊柱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第二届脊柱外科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畸形学组委员。主攻方向为:脊柱畸形的手术矫正及基础研究、颈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及原发性及转移性脊柱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擅长各种脊柱侧凸及后凸矫正术,1992年开始进行脊柱畸形的三维矫正,为国内最早开展脊柱侧弯三维矫正术的专家之一。1999年开始进行椎间盘镜技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为国内最早开展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的专家之一。
曾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医学院从事脊柱外科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已完成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基金多项,获省部级多项科研成果,其中“新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2005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新技术治疗脊柱侧弯的应用和推广”获1998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获广东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脊柱侧凸预防与治疗的系列研究”获2002年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股骨颈骨折外科治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2010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编专著《脊柱退变性疾病》,参编医学专著3本,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和国内外多家杂志编委及审稿专家,并在国内外主要杂志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杂志论文20多篇,影响因子10以上5篇。
(记者:张阳、刘昕晨、任晓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