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中山二院:痛风与高尿酸血症义诊

浏览 9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人挂在嘴边的不再是“吃了吗?”这样的问候,而是“今天吃火锅还是烤肉?”“有人一起点奶茶吗?”。吃好喝好固然让人开心,但是身体的健康更加重要。继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三高”之后,“第四高”高尿酸已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之一。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痛风以前被认为是富贵病、帝王病,现在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我国最常见的炎性关节炎。

为了让大众了解和重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我国把每年的4月20日定为“全民关注痛风日”,目的是让大家牢记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420μmol/L。广东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戴冽教授提醒,高尿酸的危害不容小觑,选择合理的饮食及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和控制高尿酸十分重要。

警惕“沉默的杀手”,高尿酸的危害不止痛风

戴冽教授表示,和其它“三高”类似,高尿酸的危害十分隐匿。由于高尿酸血症初期并没有任何症状,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国际上将高尿酸血症定义为: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大于420μmol/L。很多患

者被诊断出高尿酸血症时并没有不适,但高尿酸血症对身体的危害一直在没有停止。

“即便身体没有出现明显症状,如果发现血尿酸高出正常值,也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评估是否需要接受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戴冽教授提醒。

那么,高尿酸的危害有哪些呢?戴冽教授表示,高尿酸会带来痛风、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代谢综合征。“痛风是血尿酸升高后形成尿酸盐晶体沉积在关节导致出现反复急性发作的剧烈关节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未经规范治疗的患者会转变为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持续性关节痛,关节骨质破坏造成残疾,患者苦不堪言。”

其实,痛风只是高尿酸血症的冰山一角,痛风以外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虽然没有显著的临床症状,但其危害性是潜在的和持续性的,对人体的长期危害性更大。“肾脏是深受高尿酸之害的另一个重灾区。尿酸盐晶体常常会沉积在肾脏,可引起肾结石和肾间质损害,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肾脏功能不全和尿毒症。”戴冽教授提到,除此之外,高尿酸血症还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代谢综合征息息相关。

“管住嘴”和“迈开腿”,远离高尿酸血症

如何预防高尿酸血症呢?戴冽教授提到,预防和控制高尿酸血症之道,贵在保持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避免高嘌呤食物或引起血尿酸升高的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火锅、老火汤、酒、含糖饮料等,减少红肉如猪肉、牛肉的摄入,代之以鸡肉、鸭肉。建议多吃低脂或脱脂奶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饮水(每天不少于2升)。

除了“管住嘴”之外,通过“迈开腿”来积极运动,加强尿酸的排泄是防治高尿酸血症的关键。在选择运动方式方面,戴冽教授建议可以选择匀速步行、慢跑、打太极拳、跳健身操、骑车及游泳等,其中以慢跑、骑车及游泳最为适宜。“科学规范的运动可以减轻体重,降低血尿酸水平,促进身体健康。痛风引起的关节痛未完全消失时,建议避免运动,尤其是剧烈运动,以免诱发痛风再次发作。”

有痛风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尿酸药物,目标是使血尿酸降至360μmol/l以下,从而溶解沉积在关节和肾脏的尿酸盐晶体,减少痛风发作次数,保护肾功能。降尿酸药物可能会诱发关节痛发作,必须同时服用秋水仙碱预防痛风发作,建议痛风患者家中常备抗炎止痛药,有痛风发作的征象时尽早服用。此外,痛风发作时可以冰敷。

为了提高全社会对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危害的充分认识、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将于2019年4月19日举办“420全民关注痛风日”活动,为广大市民朋友提供痛风与高尿酸血症义诊,并现场

提供指尖血尿酸免费检测。确诊痛风患者将由专家“一对一”指导如何锻炼和饮食控制,欢迎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前来咨询!

义诊安排

义诊时间:2019年4月20日(星期六)上午09:00-11:00

义诊地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本部门诊大楼一楼大厅(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西路107号)

义诊专家:风湿免疫科戴冽教授、郑东辉副教授、韦秀宁主治医师、李谦华主治医师、梁锦坚主治医师、陈乐锋医师、彭丽琴医师等专家团队

义诊内容:痛风与高尿酸血症义诊,现场提供指尖血尿酸免费检测。确诊痛风患者将由专家“一对一”指导如何锻炼和饮食控制。

专家简介

戴冽,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中山大学医科教学督导,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博士后。1990年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风湿病临床工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骨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成人斯蒂尔病、复发性多软骨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血管炎、风湿性多肌痛以及原因不明发热等各种疑难危重病的诊治。

广东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粤港澳大湾区风湿免疫联盟主席,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学会常委,中国老年医学委员会高尿酸与痛风专家委员会常委,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会痛风学组副组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学会风湿免疫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工作委员会常委,广东省本科高校临床教学基地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专家。《内科急危重症杂志》、《广东医学》编委,《中华风湿病学杂志》通讯编委先后获卫生部医政司“支援西部地区农村卫生工作优秀教师”、中山大学“教书育人”标兵、中山大学/广东省柯麟医学教育基金会“叶任高李幼姬临床医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奖”。

主持国家自然(3项)、教育部高校博士点等二十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已发表SCI论著48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23篇,最高影响因子12.5分),国内发表论文153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136篇)。

(记者:通讯员:张阳、刘昕晨、罗雨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