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女子会主动做第三者?

浏览 8

频频主动做第三者或是一种心瘾第三者可以分两种:被动的第三者和主动的第三者。

陷入感情的漩涡后才知道对方有恋人,这是被动的第三者。知道对方有恋人但仍然投入感情漩涡,这是主动的第三者。

对于后者而言,做第三者,常常是一种渴望,一种瘾。

初中时,我一个同学说,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是做十次第三者。虽是同年级的同学,但他大我几岁,初中毕业后不久便结婚生子,已失去联系快20年,不知他是否将这种愿望付诸了行动。

相对而言,男性的主动第三者似乎不多,在我们的文化下,还是女性主动第三者居多。譬如,在百度贴吧“第三者”中,发贴和回帖的,主要是女性,以至于一个帖子纳闷地问道:“为什么这里90%的都是女性?”

对于女性主动做第三者的微妙心理,女作家盛可以在她的小说《道德颂》中做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小说的女主人公旨邑与刚过了不惑之年的水荆秋有了一段情愿,而水荆秋有一个太太梅卡玛,于是,旨邑就成了第三者。

从情节上看,是水荆秋先去引诱旨邑的,但从心理上看,做第三者是旨邑的一种嗜好。

因为,早在认识水荆秋的三年前,旨邑就做过一次第三者:

旨邑成功毁一个家庭,对方正准备和她结婚,她顿觉索然无味,很无情地结束了那段感情。她似乎要的不是婚姻,她进行的不是一次恋爱,而是击败另一个女人(潜藏的敌人)。旨邑曾有戏言,和未婚男人谈恋爱平淡无奇,充满和平年代的军人式的空虚无聊。和已婚男人则每天都有嚼头,每天都有战况,令她饱受折磨。

人们通常以为,第三者渴望将爱人占为己有。对于被动的第三者而言,这可能是成立的,但主动的第三者的真正目的并不在此,她们渴望的恰恰是三角恋本身,一旦三角恋变成双人舞,她们立即会觉得索然无味,于是全身而退。

以前那场三角恋如此,现在这场三角恋也一样,盛可以写道:

事实上,旨邑并不清楚爱是什么。爱,或者就是与梅卡玛一决高低。

与恋人的恋人一决高低,这便是旨邑这样的女子一次次主动陷入三角恋漩涡的深层目的。

在这种三角恋中,关键不是与恋人相厮守,关键是一决高低。并且这种决战最好永远进行下去,最好永不结束,一旦恋人的恋人离开了,一决高低的条件便不存在了,这时,以前主动做第三者的女子便会主动退出。

这样的故事,并不罕见。

我有一个梦想……盛可以的《道德颂》写得鲜血淋漓,旨邑有意怀上了一对双胞胎,想以此迫使水荆秋离开梅卡玛而娶自己。但水荆秋拒绝了她,也许是他的潜意识早就懂得了旨邑这样的女子的潜意识的心机,他隐隐知道,一旦他离开了梅卡玛,这场三角恋就没有了“一决高低”的条件,而他对于旨邑也便失去了吸引力。

结果,旨邑堕胎了,杀死了这对双胞胎,也杀死了对水荆秋的渴望,而最后他却告诉她,梅卡玛久病难医,一直靠做透析而勉强活着。原来,旨邑想象中的强大对手却是一个不堪一击的病弱女子。

对此,盛可以在小说中写道:“她命中注定有此一劫。”

因为这些情节,这部小说显得触目惊心。不过,对我而言,这部小说的刺激性远不如23岁的女孩Lisa的一个梦想。

Lisa是一家媒体的记者,年轻漂亮又才华横溢,一次和我深聊后,她告诉我,她有一个关于第三者的梦想:

我想找这样一个已婚男人,他帅气又才华,有一个女儿。我接近他,他爱上我,并与妻子离婚。

女孩不要判给妈妈,要判给他。女孩一开始恨我,非常非常恨我。但是,我很爱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她的爱与认可。最后,她爱我这个后妈胜过爱她的爸爸和她的妈妈。

Lisa的梦想如果就此结束,尚算正常。但她还有接下来的恐怖幻想:

女孩的妈妈蓄意报复,朝我泼了硫酸,我被毁容,我的爱人无比懊悔,他挖掉了自己双眼。我很丑了,但他看不见,我们就此厮守一生,爱的都是彼此的灵魂,而不是容貌、才华和金钱。

为什么一些女子会主动做第三者?盛可以的《道德颂》给出了回答,Lisa的这个梦想也给出了回答。

爱的失衡催生第三者情结三角恋很容易被口诛笔伐,被视为洪水猛兽般的异端,但实际上,我们最初爱上一个异性时,几乎必然是处于一个三角关系中的。

这个三角关系,便是一个孩子和他的爸爸、妈妈的关系。

一般情形下,一个孩子第一个爱上的人势必是自己的妈妈,因为妈妈不仅哺育他,满足了他的物质需要,也给了他温暖与安全,而满足了他的情感需要。

但到了3~5岁,孩子们对异性父母的爱达到了一个高潮。

弗洛伊德将这一阶段称为俄狄浦斯期。这一阶段,儿子渴望妈妈爱自己胜过爱爸爸,而女儿则渴望爸爸爱自己胜过爱妈妈。敏感的父母会很清楚地感受到这一阶段的孩子的心理特点。譬如妈妈可能会感觉到儿子很粘她,并对爸爸有时会刻意疏远,而爸爸则会发现女儿很粘他,而对妈妈有时会刻意疏远。

俄狄浦斯期是一个人情感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这一阶段得以平稳度过,孩子与爸爸和妈妈的三角关系既充满爱又没明显的失衡,即异性父母既爱孩子但同时又爱自己的配偶,那么这个孩子长大后对爱情就会有正常的渴望,但假若这一阶段没有平稳度过,那么这个孩子对爱情的渴望就容易出现种种问题。

俄狄浦斯期的偏差有许多种类型,容易出现的是妈妈爱儿子胜过爱丈夫和爸爸爱女儿胜过爱妻子,在这种家庭长大的男孩以后会有强烈的恋母情结,女孩则容易有强烈的恋父情结。

但假若出现了另一种偏差——孩子是俄狄浦斯期三角关系的失败者,那么这个孩子就容易出现第三者情结。

可以说,第三者情结是一种弥补,童年时,一个孩子是俄狄浦斯期的三角关系的失败者,长大了,这个孩子就会有意无意地渴望陷入一个三角关系中,渴望将一个异性从其爱人身边夺走,一旦成功了,就可以弥补他的童年时的失败。

她们并不渴望真正的成功然而,这不是一个简单竞争关系,有第三者情结的人,并不会追求简单的成功。相反,他们有着强烈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们渴望竞争成功,将一个异性从其爱人身边夺走,另一方面,他们又畏惧这样的成功。所以一旦看到成功即将降临时,他们就会逃跑。

之所以畏惧,源自两种童年时的俄狄浦斯期的复杂心理:首先,不管同性的父母多么令自己不满意,一个孩子天然会渴望获得同性父母的爱,假若异性父母单纯地爱自己胜于爱配偶,这个孩子会产生强烈的负疚感和罪恶感;其次,对于幼小的孩子而言,父母是无比强大的上帝,孩子渴望获得异性父母的爱,但他们同时也会畏惧来自同性父母的惩罚。

这种复杂的矛盾心理在《道德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旨邑渴望将水荆秋从梅卡玛身边夺走,而这种渴望的潜意识深处的含义是,将“爸爸”从“妈妈”身边夺走。

然而,一旦这种渴望真正实现时,她又会立即逃走。水荆秋没有给她这个机会,于是她似乎一直渴望打败梅卡玛。然而,在认识水荆秋三年前,她已做过一次第三者,但当那个男人和妻子离婚并准备和她结婚时,旨邑断然结束了这个关系。盛可以用“索然无味”来形容旨邑当时的感受,但除了这种感受,更深层的感受或许是内疚感和罪恶感。

这种内疚感,最后旨邑强烈地意识到了。盛可以写道:“此刻,旨邑仍感觉对梅卡玛的巨大歉疚,她后悔给病弱的梅卡玛打电话……”

这是一种奇特的迷局,我听到几个故事都是这样:当男人结束与妻子的婚姻关系,准备娶另一个主动陷入这个三角恋的女子时,这个女子反而后退了。

这不难理解,在童年时,一个小女孩决不会渴望妈妈离开家,她渴望的其实只是爸爸既爱妈妈也爱她。

因为他有女友,所以爱上他如果一个家庭有多个女儿,可能会出现更复杂的关系。这时,容易产生的情形是,某一个女儿在爸爸心中被列在最后一位,既是与妈妈竞争时的失败者,也是与姐姐或妹妹竞争时的失败者。

假若这种情形出现,这个女子可能会收获这样一个结果:既难以与年长的同性交往,也难以与同龄的同性交往,她会倾向于与所有的同性为敌。

琳是一个33岁的广州美女,但看起来不过二十五六岁。从21岁到现在,她谈过三次重要的恋爱,三次都是三角恋,每次都是她事先知道对方有女友或家室,而且感情很深。

第一次恋爱是大学毕业时,当时琳和十来个同龄人去郊游,晚上大家挤在一个大房间里打地铺,都睡不着,于是一个挨一个地讲起自己的感情。一个男孩自豪地说,他有一个很漂亮的女友,她非常爱他,他也非常爱她。

琳回忆说,这个晚上大家聊完后,她就爱上了这个男孩。她说,这个男孩很帅气很优秀,所以她爱上了他。但这个晚上如此重要,我猜测,琳之所以爱上这个男孩,是因为这个男孩有一个优秀的女友,琳潜意识深处渴望和这个女孩一较高下。这个女孩越优秀,这个男孩越爱她,琳对这个男孩的渴望就越强烈,这和旨邑的渴望是一样的,“她似乎要的不是婚姻,她进行的不是一次恋爱,而是击败另一个女人”。

很快,看似性格被动的琳主动追求这个男孩,而这个男孩也脚踏两条船,周旋在两个美女之间,但当她们两个逼男孩做抉择时,男孩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女友身边,这令琳大受打击。此后,尽管追求者很多,尽管男人女人都夸她性格好且漂亮迷人,但她一直非常自卑,认为自己不可能得到一个男人全部的爱。

23岁时,琳遇到了一个有妇之夫,他狂热地追求她,她则很快陷了进去。

她真正渴望的是打败妹妹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有很多单身男子的追求者,但她却选择了一个有妇之夫?对此,琳回忆说,她当时的确认为,她担心自己得不到单身男子的爱,而得到一个有妇之夫的钟爱,却是比较容易的事。

在旁观者看来,这种逻辑比较奇特,因为已经有了一个竞争者,

(责任编辑:zxwq)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