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抑郁症患者的世界,对待抑郁症患者要怎样做

浏览 12

抑郁患者的精神世界是什么样的?作为家人或朋友我们该如何靠近他,进而理解他们内心的痛苦,并陪他走过这一段艰难的路程?

以下是抑郁症患者的一些症状和实用建议方法:

1、力不从心。

力不从心感是抑郁患者较为常见的症状,患者由于大脑被疾病所影响,难以通过自我疏导来调节情绪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因此,即使患者此时仍然对部分外界事物存有兴趣,也难以像普通人那样去付诸实践与行动,又往往因为无法做到而陷入心情低落的恶性循环。

就如我们经常强调的那样,抑郁症患者较差的精神状态和调节能力,是由于疾病导致的,而非因为自身“精神脆弱”才患病。对于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并且在了解的基础上,不去责备,这会增加患者的精神负担。

反面例子:

太闲了想多了就这样了,想开点就好了。

没事,你努力点,就可以做到的。

尽管这都是鼓励的话,但这些仍然都无视了患者身不由己、力不从心的处境,而强行要求患者自我调节。对于这个如果觉得很难掌握度的话,可以想象为要求心脏病人像普通人那样跑步,心脏病人能够仅仅通过自我鼓励与加油,就能做到吗?是做不到的,应该先治病再锻炼,同样抑郁患者也是如此,应鼓励陪伴他们治病,再慢慢做康复训练。

正面例子:

对于你的遭遇我感到很难过,我可以帮你吗,如果你觉得可以的话。

2、持续的心情低落。

这是除力不从心外又一常见的症状,大脑被切断了感受快乐的功能,患者会心情持续低落。但这并不是说患者会从头到尾只有心情低落,事实上不少患者为了隐藏自己的病情在他人面前反而会微笑面对。另外,患者也确实会有心情高兴的时候,只是正面情绪持续的时间很短,并且很容易再次坠入深渊。

对于心情低落,最重要的就是陪伴与倾听,就像我们安慰心情暂时不好的朋友一样即可。

反面例子:

你又心情不好了?哪有那么多心情不好。我每天的事情比你多多了,我怎么没有。

这实际仍然是忽视了患者此时难以自我调节的客观因素,要求患者与正常人一样能够自我调节。抑郁症之所以称之为“症”而非单纯的抑郁情绪,便是因为此时疾病往往已超出当事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影响到了生活。从这里一点换位思考,便能避免很多很多“雷区”。

正面例子:你的困扰可以跟我说说吗?我会听的。

3、病耻感。

患者会因自己患抑郁症而觉得羞耻,从而自卑、并害怕他人知晓自己患病的事实。这主要是因为不少患者仍然将自己精神脆弱视作生病的原因造成的,观念的纠正需要一定的时间与努力,在此之前,我们需要陪伴与耐心。

而倘若一旦有人向您倾诉,说明这是对您极大的信任,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请求您帮助他/她的信号,请务必重视,并陪伴他们,保守隐私。

当然,随着陪伴的深入,可以试着问患者“你同意我把这件事情向你我都信任的人讲述吗”,将更多的人拉进患者的康复治愈里来。但注意,一定要经过患者的同意后再做,否则会丧失信任。此外,倘若发现患者有自杀的征兆,这时就并不适用于保密法则,而是需要尽快寻求专业帮助与支援。

反面例子:丢人,你怎么得了这种病。

这就强化了患者本来就存在的病耻感,造成二次伤害,使患者会进一步自卑自责自闭,较重的精神负担与拒绝与外界沟通,加重患者的病情,并会使患者如有自杀念头时,仍然倾向于放弃向外界求救。

正面例子:这并不是你的错,你不用自责。

4、缺乏动力。

没有动力是指患者做事困难、对外界事物难以提起兴趣,一方面使得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一方面使得患者难以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快乐,更重要的是,会影响患者服药的积极性。

对于此,我们可以监督管理患者的日常生活起居。如患者起床困难,那么就早上打电话或者亲自去叫他/她起床;患者难以按时吃饭,就监督他/她按时吃饭。

另外,在服药与治疗上,患者在早期时药效未完全发挥作用时,如有人监督与陪伴,效果是会更好的。患者若经常忘记服药,那么就定好闹钟监督他们吃药;患者若对复诊、看病等有抵触,那么就陪伴他们去看病,还可以询问医生日常相处、劝说的办法和注意事项,耐心解释。但不可急躁,只能循序渐进。

正面例子:对于你无人陪伴的孤独我感到很遗憾,没关系,从现在开始,我会陪着你。

反面例子:不就是吃个饭,睡个觉,怎么连这也做不好。

5、心理孤岛感。

由于以上几种症状的存在,导致患者常觉自己与他人之间隔着很深的鸿沟,即使身处人群之中,仍然觉得自己是座孤岛。

对于此,除了陪伴外,还可以考虑带患者去人流多的地方,如晚饭后到广场上散步,周末去商场逛逛。书店咖啡店等地方,也是很好的选择,不一定要做什么,哪怕只是买两本书坐在店内,然后互相随便说些什么,对患者来说就已经很好了。

反面例子:忽视并冷漠对待抑郁患者。

6、拥有一定的自知力,仍然是“正常人”。

抑郁症并不会影响人的智力水平,尽管患者会表现出思维迟缓、行为呆滞等症状,但智力并不会下降,仍然可以像常人那样思考问题,只是思考的速度会下降。所以,对于与抑郁患者相处,并不需要太过呵护与紧张,像对待正常人那样关怀即可。

反面例子:在与患者相处时,这也不敢做哪也不敢说,反而会让患者觉得你在轻视轻慢他/她,可以换位思考下如果他人将你当做幼儿园儿童对待时自己的心态。

总结:

1、切实理解患者的痛苦是真实存在的,且是身不由己的;

2、明白他们日常生活会觉得力不从心,需要人伸出援手;

3、但他们仍然是智力正常的“普通人”,并不需要过分呵护与区别对待,需要的是耐心、尊重与真诚。

实际上,并非是独对抑郁患者如此相处,生活中对任何难过、低落的人都可以这么做,人性是共通的。

陌生人的恶意与善意都存在的,但人往往更容易记住他人的恶意,所以亲朋好友的存在与陪伴就很重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