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让自己处于心理问题中,就会产生身体上的反应,所以长时间在高强度的压力中,真的会“疯掉”哦!
“医生,我好像得了焦虑症…”
“我的论文写不出来,压力好大,又特别着急,我是不是得了焦虑症了。”
“哎呀,我一焦虑了就开始着急,着急了脾气就不好,我周围的人也跟着受气,我也知道这样不好,可那一阵上来了怎么也控制不住”。
以上形式的对话经常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紧张的生活节奏和繁重的工作压力,有时候突然面对生活和工作内容的变化,我们都会表现出焦虑的情绪。有研究表示,焦虑并不是坏事,焦虑往往能够促使你鼓起力量,去应付即将发生的危机。
所以当出现焦虑情绪时不必太过担心,只要能够及时进行调节,这种情绪就能烟消云散,如反之,情绪得不到缓解,还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或是出现一些躯体症状,那就要考虑可能患上焦虑症了。
焦虑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由于与普通的焦虑情绪难以区分,焦虑症的治疗经常被患者忽视。如果发展成为长期慢性焦虑,可能会对身心均造成巨大影响。
患者看病往往去错科室
很多人认为焦虑就是一种不良情绪,只是情绪问题,但其实人的身体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情绪表达器官,当出现焦虑情绪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也会表达这种不良情绪,出现身体的症状。临床上很多焦虑症的患者除了有紧张、坐立不安、心慌等表现以外,还有很多身体的不适感,比如说不清楚的疼痛、酸胀,部位不定的不适感等等。
很多焦虑症患者最开始没有或者很少有情绪的症状,而是以身体上的症状为主。所以这些患者最开始去的不是心理科也不是精神科,而是各个内、外科,很多患者反复检查都没有查出一个具体病症,这时候就要小心是不是焦虑的问题。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焦虑的急性发作,医学上又叫“惊恐发作”。病人会突然出现心慌、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甚至有人在那一刻有马上就要死去的感觉,这时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都是怀疑心脏病发作了,立刻打急救电话。但一般在路上或者到了医院休息一会儿就好了,检查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很多这样的患者在接受了抗焦虑的治疗后,躯体的不适就自然缓解了。
长期焦虑危害身体各个器官
焦虑症最大的危害就是导致患者精神上的痛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影响情绪,影响工作和生活。在焦虑症初期,很多患者会出现腹泻、消化不良或者便秘;有一些急性惊恐发作的患者会心脏不舒服;还有的患者会感觉到各种疼痛,可能这段时间是这个地方不舒服,过一段时间就变成另外一个地方,疼痛的性质也很难描述,患者往往说不清楚这种疼痛究竟是像针扎一样疼还是胀痛。
如果变为长期焦虑,对身体健康影响会更大。研究表明,很多慢性病都与长期的焦虑情绪有关,比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甚至是癌症。长期焦虑还可能会影响到血压、血糖等指标。如果高血压患者合并有焦虑,可能同时吃着好几种降压药都不能很好地控制住血压,这时如果加上抗焦虑的治疗,很可能让患者的血压恢复到比较好的水平,而且也不需要吃那么多的降压药物了。
长期焦虑会不会“疯掉”?
很多患者担心长期焦虑下去会不会“疯掉”?会不会转变成为精神分裂症或者更严重的疾病?
答案是可能会的,因为焦虑症在精神科属于功能性障碍,不属于重性疾病的范畴,如果只是单纯的焦虑症,不管它造成多么大的精神上的痛苦,都不会转化为其他更严重的问题。当然如果患者同时合并有其他的疾病就另当别论了。
治疗焦虑症能不能不吃药?
焦虑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物理调节、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还有其他一些自我调控方法,比如出去度假、做冥想、游泳、爬山、做瑜伽等等。如果患者是轻度的焦虑,也就是说这种焦虑不太影响工作、生活,就可以先不吃药,通过一些放松的训练、活动来缓解焦虑,比如出去度假或者参加体育活动(瑜伽、健身)。还有就是可以针对焦虑做一些心理治疗。
一般到医院来看病的焦虑患者都已经是中、重度焦虑了,多数都已经出现了身体上的不适,明显地影响到了患者的工作、生活,这时如果让患者出去活动或者爬山、游泳,往往是不现实的。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用药物治疗迅速纠正这些问题。
比如一些急性焦虑的患者,可能每天都不能出门,一出门就担心发作,通过药物治疗一到两个星期,很多患者都能够出门了。当药物治疗能够控制住患者的症状时,患者能做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从焦虑中走出来的速度会更快,恢复的情形会更好。所以药物治疗是抗焦虑治疗很重要的一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