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一种令人不快,痛苦的情绪状态。大多数时候,我们经常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感到不安,但事实上,这不是病理状态,而是正常的应激情绪。因此,正常应激情绪与病态状态的界限何在?
先说说焦虑是否“过度”“长期”和“不必要”;再说说焦虑是否对自己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比如导致不能上班、上学等等。当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时,焦虑才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总之,焦虑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情绪,如果它持续得太久,也会影响健康,甚至引发疾病。悲伤和不安会影响脾胃的健康,具体表现为食欲不振、胃痛、胃膨胀、反复发作,这实际上是典型的心身疾病——异常的感情表现为身体症状。那么,应该如何有效地缓解焦虑呢?
由关注情绪的策略来看,可采取积极应对的方式,即采取一定的步骤,改变我们所处的环境,以此方式达到我们所希望的情绪状态。比如,假设你对当前环境有某种程度的控制,这将大大减轻我们的压力和焦虑。
从关注认知的战略来看,可以进行有效的认知再评价。也就是说,可以改变感情反应,考虑诱发负面感情的事件。举例来说,可以把别人不友善的评论理解为“我想他今天又不开心了”,而不要说“大家都不喜欢我”。
从关注反应的战略来看,另一方面,可以采用释放感情的战略,体验当时这里的感觉,完全表现出这些感觉,但是这个战略不能过度使用。这是因为在处理感情的同时,不能完全保证其他工作的有效完成。
另外,还可以采取身体锻炼的方式,这也是最有效的一种应对策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情绪,但是极限运动会让人感觉更差。另外,只有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才能获得相应的好处,单靠一项运动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