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上海市的63岁王老伯兴冲冲地参加了一场高中同学聚会。没想到,或许由于过于兴奋,出了饭店大门没走几步,就倒在了肇嘉浜路上。就在老同学们手足无措时,一个高高大大的“小伙”挤入人群。在等待救护车到达的五六分钟时间里,“小伙”持续对王老伯做心肺复苏,为他抢回了一条命。这个救人的小伙子,就是上海市格致中学高一(7)班的男生盛晓涵。(12月16日《新民晚报》)
老人突发疾病摔倒在地,少年毫不犹豫出手相助,最终老人转危为安,少年悄然离去,这一街头正能量事件,让这个冬天变得似乎也不再那么寒冷,让很多人心里都感受到了一丝暖意。不管是有人因为突发疾病摔倒在地,还是因为其他意外情况需要他人的帮助,最终能够有人站出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才符合事态正常的发展逻辑,也才符合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期待。
一个少年的所作所为,为什么能够温暖一个冬天?原因就在于,他面对摔倒在地的老人没有任何犹豫,没有瞻前顾后,而是只想着如何为老人提供帮助,让他脱离危险。而以前曾经引发全社会广泛关注和全民讨论的“扶不扶”事件,就是因为需要帮助的人没有得到及时、应有的帮助,最终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在老人转危为安,找到这名叫盛晓涵的男孩表示感谢时,他说了一句话,足以成为这个冬天值得我们铭记的、最为正能量的“心灵鸡汤”。盛晓涵说,“如果看见有人倒在路边,如果大家第一反应都是担心被讹,这个社会就输了。如果走过去的人第一反应就是,我要去帮他,不管最后有没有起到效果,那么这个社会都赢了。”
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能够有这样的意识,并且通过行动证明他不仅仅只是说说而已,那么,我们作为成年人,是不是应该有所反思,应该见贤思齐?
这个叫盛晓涵的少年,之所以能够带给我们这么多感动和启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通过学习、训练,掌握了紧急情况下的急救知识,所以才能够临危不乱,对突发疾病的老人起到实实在在的帮助作用。原来,盛晓涵所在的初中、高中,都曾经聘请专业人士向学生传授包括心肺复苏、急救包扎在内的急救知识,帮助他们掌握急救技能,所以在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盛晓涵才有底气出手相助,并且能使自己的帮助发挥作用。
反过来说,如果救人者只有满腔的热情,固然值得点赞,但是,其救人的行动,却未必能够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所以说,要在更大的范围内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让更多人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以备不时之需。而掌握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的人越多,那么,遇到紧急情况,当事人能够得到帮助的概率也就越大,急救成功,避免悲剧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高。(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