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悦读”

浏览 23

  摘要:据泉州晚报社新媒体平台泉州通报道,国庆假期,泉州各大景点迎来人流高峰,与此同时,新投用的泉州市图书馆内,也成了这个长假一个“亲子游”的高峰,在图书馆2楼少儿阅览区里随处可见家长带着孩子,畅游在书海中。据悉,国庆假期泉州市图书馆每日平均迎来2000多次的人流,成了这个假期又一个重要的打卡点。

  在我国疫情已得到有效防控的大背景下,面对八天的超长假期,国人积蓄已久的休假冲动得到了有效释放。有人选择举家出游,有人选择亲朋欢聚,也有人选择居家休息,而亲子阅读作为长假的另一种打开方式,亦成了这个假期里一道别样的人文风景。

  在当下的读屏时代,但凡能手不释卷者都会引来许多关注的目光,更何况是在八天长假的巨大诱惑面前,主动走进图书馆去静心读书,进行有益的亲子互动。毋庸讳言,当“快”已成为一代人的生活惯性时,纸质阅读这种静水流深的生活方式却有着触动人心的无声力量,无论是2014年杭州图书馆里专注读书的流浪汉,还是今年武汉方舱医院里令人为之动容的“读书哥”,抑或是日前频频刷屏的“工地徐志摩”,当传统的纸质阅读消解了不同人的社会身份,给人以内心世界的安宁与强大精神支柱时,我们也不由得想起毛姆说过的那句话:“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在互联网时代,回归纸质阅读已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众所周知,尽管电子阅读集合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综合感官,但大多数仍属于“浅阅读”体验,而以纸张为载体的书籍报刊,尽管有着容量有限与表现形式单一的先天短板,却更能锻炼人的专注力与深度思维,这种纯粹的“深阅读”所带来的广度和厚度则是电子阅读尚难以企及的。这也是为何有诸多国内城市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扶持传统书店,营造人文氛围的原因所在。

  千百年来,文字的载体经过了甲骨、器铭、简牍、帛布、纸张、电子存储等介质的演变,阅读的作用与意义也早已今非昔比。虽然在互联网时代,阅读的门槛已在慢慢降低,但面对五光十色、泥沙俱下的碎片化信息,多数人也常会因无所适从产生新的知识焦虑,这也就对大众的阅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

  当下,阅读已经成为大众最喜爱的生活方式之一。因此,只有整个社会都营造出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良好氛围,阅读变成“悦读”才会成为可能。简而言之,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丛林,当每个人都能抱持着“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的从容心态去回归纸质阅读时,读书也才会从假日里的别样风景变成我们生活的常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