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一名乡村教师,教学成绩在乡里是数一数二的。对于他的每一个学生,父亲都很用心去教。农村的孩子大多都很顽皮,一部分家长就会找到父亲,嘱托父亲严加教育自己的孩子,使劲揍就行。父亲忙不迭地一一答应,生怕怠慢了沾亲带故的乡亲们。其实父亲是不想打学生的,总是尽力而为地给学生讲道理,实在不起作用了,才会揍两下。
在教学的过程中,父亲会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分别预定测试成绩,学生的能力都在心里装着,你达不到预定的成绩就是不用心,是会受点小惩罚的;达到预定成绩的,也会有小小的奖励。父亲还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安排不同的职务,喜欢学习就当学习委员,喜欢画画就当美术委员,手脚不停乱动就当个体育委员……还别说,这招很好用,手脚不停乱动的学生当了 “官”会慢慢自律,时间长了,学习成绩就会有所提升。
有个喜欢上课迟到的男孩子,软硬兼施都不好使,父亲就把教室的锁和钥匙都交给他,封他个安全委员的名号。从那以后,他到学校比谁都早,学习成绩也慢慢上升了。那是七十年代末期,小学升初中考试录取率低到吓人,安全委员在内的这一级两个村联校一共21个学生,有几个差生的家长觉得孩子肯定考不上初中,一度坚持退学。父亲就每天晚上跑到学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劝说家长。在父亲的努力下,这个班成为了多年来学生最多的一届毕业生。
那一届学生,父亲倾注了太多的心血,他早出晚归地给孩子们补课,连地里的庄稼都顾不上了。终于熬到小升初考试完成,等成绩出来,如父亲预料的一样,只有一个学生落榜了。这样的升学率当时轰动了十里八乡,两个村子的领导都来感谢父亲。记得那天晚上我们刚刚捧起饭碗,破旧的木门吱扭一声就被推开了,邻村的年轻老师气喘吁吁地进了门,把肩膀上的一个很重的大口袋砰地扔到了地上。他声音很宏亮地对父亲说:“这是我们村领导给你的奖励,一大口袋玉米!”当时的煤油灯光虽然不算亮,可我分明看到了父亲眼睛里闪烁的那两点晶莹。
一百多斤玉米,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无异于雪中送炭。这沉甸甸的一大口袋玉米,不但是对父亲的奖励,更重要的是对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视和肯定。这一大口袋金灿灿的玉米,照亮了父亲从教的悠悠心路,也照亮了贫穷乡村学校的一路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