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漠孤烟
我品尝过过桥米线,也见识过刀削面,牛肉拉面......然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当年爷爷奶奶亲手制做的手擀面。麦收时节,乡村繁忙,看到那些流淌在农人脸颊上晶莹的汗珠,目睹那颗颗浑圆的麦粒,让我不由自主地忆起了曾经的从前......
那还是很多年以前,每当新麦子上市时,爷爷奶奶为了丰富一下一大家子的餐桌,总要在端午节前后,戳几瓢新打下来的麦子,先用水将其淘洗干净,再把它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待麦子晒干后,用口袋装好,背至村里的加工厂。随着钢磨那刺耳的尖叫声,麦子随即变成了粗糙的麸皮和白花花香喷喷的面粉......
回到家中,爷爷拿来脸盆和面,揉面,他总是那样笑眯眯的揉累了用衣袖揩揩额头渗出的细汗,又继续揉,那架势不亚于经过正规培训的面点大厨。他说:“水多了难成形,水少了揉不成面筋,揉的时间越长,面条越有筋道。”当时我很小根本听不懂爷爷话里的意思。只是站在旁边看热闹......奶奶当然也没能闲着她拿来粮箐(一种簸粮食用的竹匾),用湿布擦干净,再撒上些面粉,准备盛面用。
爷爷把揉得很筋道的面团扯成一个个小面球,便开始擀面了,随着擀面棍有节奏地来回滚动,一张张像荷叶一般圆圆的面皮,便呈现于我们的眼前,奶奶拿来砧板排刀,先把面皮朝一个方向旋转叠起,再将它们切成宽宽的面条,用双手抖开,这样手擀面,就算做成了。
这时候,爷爷又坐在土灶前塞柴火,等锅里的水烧开后,奶奶把面条放入锅中再加上油盐,还有新鲜瓠子丝或是葫芦丝,待锅开后,掀开锅盖,一股足以激活食欲的鲜香味争先恐后的窜进了我的鼻翼......
瞧,一丝丝一缕缕如缎似玉,光滑圆润,晶莹剔透。云缠雾绕,丝丝入扣。宛若精美绝伦的维纳斯。又如母亲用那慈爱谱写的摇篮曲,总让人甜蜜着那熟悉而又触手可及的幸福......摆在面前的何止是面条?简直是空前绝后的人间美味——看了又看,嗅了又嗅,总是迟迟不忍下口......
尔后,一家人都围在饭桌前,尽情享受着这带有泥土气息的乡间美味。爷爷奶奶能把苦涩的岁月操持得甜甜蜜蜜,能把清淡的茶饭烹饪得有滋有味......现在只能感悟他们曾经的慈祥了,爷爷奶奶虽然你们已在天国多年,孙儿仍然忘不了你们的手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