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黄时雨

浏览 14

“梅子黄时雨”,这是江南特有的风景。一个稍有文化情怀的读书人,都不得不为之动情。

某一日,晚上从办公楼里出来打电话,边打边走到楼前矮矮的树前。忽然眼睛一亮,树上好像挂着圆圆的东西,虽然不大,但肯定是果实,而且不止一个,一个接一个。看那果子的形状、颜色、质感,我觉得应该是杏无疑了。我有点疑惑,冬天的时候,还看到是梅花呢,现在怎么就变成杏了呢?

杏,是我们小时候几乎能够见到的仅有的两种水果了,另一种是枣子。也许应该说,在那样一个物质极其匮乏的时代,那是我们能够得到的最好的,仅有的零食了。

杏是在麦收的季节收获的,也就是现在的时候。乡下俗称麦黄杏。麦子黄了,杏也显出诱人的金黄色了,于是勾走了一个个少年的魂,勾出了一个个少年的馋虫。这时候正是大人们忙着下地干活,顾不了杏的时候,也是孩子们放麦假闲着无聊的时候。于是偷偷地从犄角旮旯处找到一根足够长的杆子,用杆子轻轻的晃动挂着杏果的枝头,那自己落下来的肯定是最早成熟的。如果它自己不落,那就只能拣捡最黄的一颗下手了。

因为是偷偷的,怕大人发觉,一开始总是只打下来一两个,兄弟姊妹多的呢,也每人只分得一两个。落下来的杏,放到水盆里洗一洗就进了肚子里。火急火燎的孩子也顾不了那么多了,用手或者在衣服上搓一搓,直接就塞到了嘴里。那可是天下第一美食,绵绵的又沙沙的,甜甜的又酸酸的。后来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那英的歌,就像那一代的许多人一样。我怀疑是不是那英那绵软的歌喉引起了我们那个时代对杏子的记忆。

吃了第一次,于是又禁不住诱惑,也不需要兄弟姊妹的商量,本来准备第二天才吃的第二次,就改在了前一天。等到第三次的时候,一定是稍微冷静的当姐姐的或哥哥的,威胁说,再吃就被爸爸妈妈发现了,要挨打的。一面又诱哄道,今天吃完了,明天就没有了。反正在树上呢,还是咱自己的。小弟弟小妹妹于是就带着第二天的希冀进入了香甜的梦乡。

杏黄的日子就那么几天,就这样杏一天天见少。一定等到差不多没有了,这时候爸爸这才在忙碌了一天之后,趁着妈妈做饭的时候,喊道,老大,把树上的杏都打下来,分着吃吧。这时候,兄弟姐妹们十之八九都会面面相觑,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把剩下的几个打下来,乖乖地放到爸爸的面前。

爸爸于是假装黑着脸说,就这么几个啊,是不是偷吃了。于是小点的孩子们都偷偷的溜到一边,但又不敢跑远,生怕分吃的时候落下自己。老大呢,等着数落。这时候,妈妈总是一边做饭一边说,偷吃就偷吃呗,你那么大人了,还同小孩子争着吃啊。于是我们自己也感到偷吃也不是什么不见得人的事了,甚至还有点正大光明呢。

于是爸爸也总是会说,给你妈送几个过去,剩下的分了吧。妈妈呢,也总是说,又不是没吃过,给孩子们吃吧。于是爸爸妈妈又不舍得吃,最多留上一两个,剩下的全都进了孩子的嘴里。

忆着昔日,总时时惦记着那棵不知是梅子还是杏的树。又一日出去散步,天上滴着小雨,绕道去看体育馆后的那棵腊梅,叶子跟杏还是稍有不同。近前看,仅见到一只梅子,跟杏完全相同。我又怀疑那颗应该是梅子了。我记得那棵树冬天开的是腊梅花。

后来很注意的看,远远望去,果树上挂着一个个鲜亮的果子,似乎已经变黄了。麦黄杏,麦子黄的时候,杏就熟了。

不知道读到哪位名家的作品,问人读了书之后,会有什么变化。他的回答是人读了书,多了一层悲悯的情怀。通俗一点说,就是更多愁善感了。“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梅子黄时雨”,为什么会打动人,是因为它的背后,是一层文化人的悲悯情怀。贺铸《青玉案》词的其他句子不曾记得了,甚至根本就不曾去记,只有这几句没有刻意去记,却永远的刻在了记忆的深处。也许就因为这句里有满满的江南风情,有满满的游子情怀。黄庭坚曾说:“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寄贺方回》)。

杏也好,梅子也好,总之都是因为它让我重又忆起贺铸“梅子黄时雨”的句子,重又勾起了我满满的游子情怀。

(责任编辑:副主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