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锁忆

浏览 15

看着前几日朋友从同里古镇寄来的照片,我也不由地想起了自己故乡的古镇—李庄。此时,那里也应该展现出她柔情的一面吧:雨丝飘飘洒洒,氤氲岚烟。  古镇不大,扬子江从边上逶迤而去,那里有号称“上海到宜宾二千公里长江江边建造得最好的亭阁”的奎星阁;被建筑大师梁思成称之为“梁柱结构之优,颇足傲于当世之作”的旋螺殿;处处是“青砖小瓦马头墙,垂花雕帘小轩窗”的明清建筑群。满镇烟柳,沐云披雾。青石板上长满了翠绿鲜嫩的苔藓,矮墙上垂下的芭蕉叶在微雨中羞答答的低着头。狭窄幽深的小巷静谧而美丽,仿佛在某个转角处就会遇见那个撑着油纸伞,结着丁香般愁怨的姑娘……  在这样霏霏细雨的雨天里,你可以随意走进一间老旧的茶肆小憩听雨。店里的茶具和陈设都很陈旧,却别有一番古色古香的韵味。这样的茶馆不用刻意附庸风雅,规矩和讲究自然也没那么多了。只需沏上一盏清茶、闭上眼听老人们讲述李庄的陈年往事。他们会告诉你奎星阁里的张家祠堂里出过多少秀才,禹王宫的梁柱用的是多少年的巨木,梁思成和林徽因在这里的动人爱情故事……甚至在小镇哪里能吃到最正宗的李庄白肉。  可是让我最难忘的还是听古稀老人们绘声绘色地讲述其关于李庄抗战时期的故事。  1940年,正值抗战的艰难岁月。5月初,日军攻陷枣阳,进犯宜昌,昆明也频遭轰炸,为躲避战乱,在李庄人民“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16个掷地有声、巨力千钧的电文邀请下,中央研究院、同济大学、金陵大学、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中央博物院以及中国营造学社等高等学府、科学文化机构、一万多人迁往李庄长达六年之久。更迎来了李济、傅斯年、陶梦和、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金岳霖和国外著名学者李约瑟、费正清等众多学术界的泰山北斗。其中还有20多万册书籍和文物装成600多个大箱先后运到李庄。古镇的老人们自豪的说,当时倘若在国际信函上写有“中国李庄”四个字,国外的邮件都能准确送到。从老人们口中得知,随着师生们的到来,李庄人民也顾不得东岳大帝了,士绅们将东岳庙内的神像请下神坛,腾空大殿、偏殿和大小不一的套院,摆上简易的课桌——同济大学规模最大的工学院就此开课了。乡亲们挤出自己的房子给学生们做寝室,紧衣缩食、砸锅卖铁换做油盐柴米给学生们生活供应,就连禹王宫的大梁也险些拆了做成课桌。靠着李庄人的惺惺相惜和互助,大量的中华文化终于得以免受战火的摧残。不仅如此,李庄的儿女喊响“救亡图存、匹夫有责”的口号,300多位知识青年愤然投笔从戎,用铮铮铁骨去与侵略者展开殊死较量,镇上很多男人为了四万万同胞存亡踏上了投军报国的道路。刘老太婆的丈夫就是那时候参军出川就再也没回来过。  自古有“东有周庄,西有李庄”之说,故乡的李庄相比江南古镇少了些许小家碧玉的柔美和诗意,较秦淮河边的乌镇而言,缺了几分妩媚和胭脂味,她更多的是巴蜀大地的有容乃大。作为“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在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物资匮乏的年代,李庄承载了一段令人动容和难忘的历史。成为了抗战时期的四大文化中心之一,为学者筑起了宝贵的“战壕”,使华夏文化在这里得以薪火相传,李庄就像一位年迈的母亲,国难当头下,她以博大的胸怀哺育了天下莘莘学子。  窗外依旧细雨霏霏,记忆中古镇景致依稀。渔舟唱晚,浆影倾斜,揉碎了千古的月色,一盏茶,一笔墨,李庄的记忆在纸上慢慢侵染开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