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一位七旬老人走进我的视野,他爱水、恋水、近水——不仅是为了欣赏风景,而是用赤诚的奉献将水同城市的梦想紧紧相连,把一辈子的运河情结付诸行动,诉于笔端,绘于画布。
他是陈书芬,一位退而不休的老交通人。与运河结缘,已经有近四十年光景。
1982年,在南京军区某工程部队服役满23年的陈书芬,带着满腔热血转业到市航道处工作,当时他的岗位在谏壁船闸旁的保修厂。办完报到手续后,工作人员对他说:“不着急上班,你先到船闸招待所住下吧。”陈书芬很不理解,心想自己是来工作的,又不是来休养的,要求立即上班。他往保修厂里走,进去后他却傻了眼,原来保修厂在船闸对面,由于前一段时间下雨,通往厂里的路全是烂泥浆,根本无法行走。
第二天,陈书芬就买了高帮雨鞋,踩着烂泥路,到保修厂上班了。当时的道路硬件条件差,保修厂的生产、生活物资不能从陆路走,全部要通过小船进行驳运,业务工作也受到很大影响,只能做一些船舶修补的小型保养工作。陈书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提议,职工自己动手修路,每位职工利用下班时间,把单位河边的废石料搬来铺路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多月后,进出厂的道路终于修好了。后来他与技术人员又到船舶修养先进单位学习取经,改进提升厂里的技术力量,厂里终于可以为船舶进行大修保养,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1992年,陈书芬调到谏壁船闸,当时我国水上运输发展很快,船舶大幅增加,船闸通过量一时满足不了水运发展需要。提起当时上下游大量船舶进入使航道堵塞的事情,今年已经79岁高龄的陈书芬至今仍心有余悸。那时候通讯条件较差,为了把情况及时告知船民并进行疏导,他和同事们晚上打着手电筒在引航道边奔走,再一条船一条船地跑上跑下,安抚船民,调度船舶,全然不计劳累与危险。
1999年6月,谏壁船闸二线闸正式开工建设。即将退休的陈书芬主动到二线闸工程建设指挥部参与征地拆迁工作。那时船闸旁的居民们因为担心二线闸开挖会对居民房屋造成不利影响,征地拆迁难度很大。陈书芬和同事们不分白天黑夜向居民们讲政策、做工作、聊家常,最终得到居民们的理解和支持。2001年12月,谏壁船闸二线闸建成并运行,看着往来穿梭的船民脸上洋溢的笑容,已经退休的陈书芬感到十分欣慰。
时光飞逝、步履匆匆,一晃又是近二十年的时光。退休后的陈书芬依然对大运河情有独钟,他隔三岔五就会到运河边走一走,看看自己曾经工作的地方,捡一捡运河边的垃圾。他还经常在社区开展活动,组织居民和孩子们看运河,宣传运河,保护运河水环境。为了留住运河美景,他到老年大学学习国画,画运河、画大船、画船闸、画沿河的风光,怎么画都不厌倦,《运河之春》、《谏壁船闸——运河最美地标》等多幅作品荣获省市老年书画比赛大奖。
陈书芬老人家的客厅里有一幅幅关于运河的画作,他的笔记上是一条条镇江水运变迁记录,这些,都是他初心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