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户口和购粮证的那些事

浏览 11

居民户口与购粮证成为少年时期的终极梦想。

坐落在青山翠竹之中的故乡,风景美到极致,但很贫穷,大山里的人很无奈地守着这片美丽而贫瘠的土地。父亲常说,家里兄弟多田地少,若都呆在家里出不了门,以后只怕啃泥巴都填不饱肚子呢。父亲的话和残酷的现实成了我追求“居民户口国家粮”的无穷动力。好在我率先跳出了“农门”吃上了“皇粮”,总算圆了父亲的梦,为家里省了一份田地,更在山寨里起了个好头——努力读书走出大山。上大学前要办户口迁移和粮食转移,家里向国家上交了120斤大米,表示我的人生在那一刻有了质的飞跃——居民户口国家粮。心情异常美丽,心,早已飞出山外。

几年后,我惬意地享受着每斤一角三分七的供应米,每月23斤大米,7斤面条,0.5斤菜油。不久,艾来到我的身边,米不够吃了,托朋友从粮乡信地以每斤3角7分一次性买了106斤大米,吃到大米被蛀成米粉了都吃不完。

成儿出生了,我拿着出生证和户口本去派出所给儿子上户口,却被一瓢冷水从头到脚淋了个透心凉。户籍警说,子女的户口随母亲!

妻子的户口在湖南农村。难道要将儿子的户口上到湖南农村不成?儿子不能上我户口就不是居民,也就没有购粮证,我心急如焚。父亲说,将成儿拿回老家来上户口吧。这样,我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点,我是国家干部,儿子是大山农民,历史给我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两年后,妻子经过自身努力转为国家干部——正式教师,夫妻俩的户口合本了。我高兴地拿了户口本去派出所给儿子上户口。岂料,户籍警一句话又让我差点晕倒:你儿子是在你爱人当农民时生的,不是转为国家干部后生的,所以不能上户!这是什么话,父母是国家干部,儿子倒成农民了?我气得质问了一句。户籍警手一摊,表示无能为力。

我就不信天下还有这样不通情理的奇葩政策。鼓起勇气写了一份材料直接反映到县公安局,领导听了后很爽快地签了“请ⅩⅩ所认真落实政策,解决罗老师反应的问题!”户籍警十分无奈地说:那就上吧!我感觉到户籍警的权力真大。这样,儿子的身份终于实现了从“农民”到“居民”的飞跃。

我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心想,给儿子办购粮证应该顺理成章了吧。哼着小曲儿带着户口本来到粮管所给儿子办购粮证,结果,又一闷棒打得我晕头转向。粮管员说,你儿子是在你老婆当农民时出生的,现在虽然是居民户口了,但没有办购粮证的政策!这样,我可怜的孩子成了没有粮食的居民户。我找粮管所领导,没用;找区领导,无果;找粮食局领导,还是无法。我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真是欲哭无泪,身心俱疲,这个小小的购粮证怎么就没法解决呢。我在迷惘中给儿子过了4岁生日,不无憋屈地对儿子说,反正老家有房有田有地有林有户口,长大后若考不上大学当不了干部就回老家陪爷爷奶奶。成儿两眼看着我,点了点头,其实小小的他什么都不懂。

半年后,我调到另一所中学当校长。按程序办了工资单、户口迁移,来到粮管所办粮食迁移时,我突然脑子灵光一闪,怯生生地试着对办理员说,我一家三口,你看,儿子也是居民户口,但还没办购粮证,你看能不能在迁移证里直接加上他呢?办理员思索半晌,然后慢慢落笔将迁移人数一栏中已写好的“2”字上轻轻地加了一个小小的尾巴,“2”顿时变成了“3”了。简直让我不敢相信,差点喜极而泣,我的天哪,为了儿子的户口本、购粮证,我求爷爷告奶奶想尽了办法都不成,折磨得我完全没了信心,打算放弃了,哪曾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无费工夫”,一个小小的“尾巴”竟然解决了大问题。

我全家人终于享受一角三分七一斤的低价粮了,最主要的是儿子不再是没有粮食吃的居民户了,也不用回老家抢叔叔们本来不多的山林田土了。

可时代并没有让我荣耀多久。

就在第二年,国家取消了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粮食管理部门改制了,粮食市场放开了,街面上随时可以购买到廉价可口的新米。这变化也太快了,物资供应也越来越充足,从未敢想的闭路电视、电话机都陆续走进寻常百姓家,连我们孜孜追求的“居民户口”也失去了原有光辉,不再是引以为傲的金字招牌。至于购粮证,作为历史发展的见证,我依然把它珍藏在箱底。有时还给成儿和楠儿叨唠起关于户口本、购粮证的故事,他们很是惊讶:还有这样的事?

时代在发展,祖国在前进,城乡二元结构正在悄然改变,城市与乡村,已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不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再成为人们心理上的距离,拥有城市户口已不再是荣耀,能拥有农村户口才是最大的福利,完全颠覆了人们的认识。几十年发展带来的巨变,对于两个九零后的儿子来说,或许感受不深,但对我们这一代来说,却是刻骨铭心的。

前些天,儿子说,老爸,如今农村人爱往城里跑,城市人爱往农村跑,从江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食材安全,好想在山上或者河边拥有一栋独立的小楼哟!我说,儿子,你忘记了?在我们的老家,什么都有你的份呢,咱们何不回栗木坳去,那里有现成的独立别墅和漫山遍野的竹海茶林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