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是我在南郊区小店公社红寺村插队的第3年,我负责知青食堂的管理工作。快过端午节了,当时正是农忙季节,知青都不能回家过端午。这也是我来食堂的第一个端午节,总想给知青改善下生活。
我们食堂工作的有4个人,除了村里的石大爷做厨师外,我们3人都是知青,两男一女。我们几人就商量,端午节伙食该怎样改善一下,也让大家减少一些思乡之情,安心劳动。吃粽子吧,知青有六七十号人,费功夫,也没人会包,要是能做顿江米凉糕也好。于是我就向村里分管知青的副书记六五子汇报。很快,有了回音,队里给每个知青1斤江米。江米解决了,我们又买了些红枣,食材就基本就绪了。这时有人提出,最好用粽叶铺底子,这样就有了粽子味。
粽叶从哪来呢?那年月买粽叶也很不方便。这时有人出主意,小店南面离村十来里有片芦苇地,去那里打些苇叶(就是粽叶)也不困难。那天,吃过早饭,石大爷他们在食堂把江米拣干净、泡上,挑选红枣。我和一名男知青骑上自行车,过了小店,一路向南找去,终于发现了一片芦苇地。
我们把自行车停在路边,锁好,就钻入芦苇丛中采摘苇叶。靠路边的苇叶都是灰尘,叶子也小,我们就继续往地中间走。打苇叶也不容易,用劲慢,叶子拽不下来,用力偏了,就撕下一条,会把苇叶也毁了,慢慢才品住劲,掌握了要领。芦苇地里密匝匝的,一点风也不透,不一会儿就闷热难耐。苇叶像小刀一样划在脖子上、手背上,汗水一渍,生疼。我们在地里挑选粽叶刚来了兴致,就听到一声断喝:“打苇叶的站住”,看田的。我们想跑,根本不可能,地里芦苇密,跑起来很困难。而且你一动,芦苇就动,外面看得清清楚楚。巡田的就喊,“往东面跑了,拦住,又向西了……”一会儿,我们就缴械了。
两三个大汉,穿着黑布衣服,头上箍条羊肚白毛巾,腰里系条黑布带,背后布带上别把镰刀,这就是巡田的人,我们乖乖被押回了他们生产队。回了队里,少不了治保主任呵斥、询问,说这是偷盗、破坏生产之类的。我急忙说,我们是红寺村知青,就是过节给知青想做凉糕,也不知粽叶不让打。好在村里核实了我们的身份后,说,娃娃们也不容易了,都是一个公社的,以后不要再来打粽叶了,拿上你们打下的回去过端午吧。粽叶是打上了,一路上想想,是自己做的不妥,也感到特别沮丧。
端午节那天,我们提前蒸好凉糕,晾凉,还做了锅汤面,大锅菜里虽然没肉,还是加了些粉条,算是与平日有别。凉糕米软,枣甜,还有股粽香味,每人一份。知青打饭时都很高兴,我们心里积聚的不快也就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