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自古练武的人都想把自己练成“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出手冷不防,沾衣十八跌。
我没练出个好歹来,江湖上至今也没有我的传说。但毕竟从小在这个圈子里长大,耳濡目染冷兵器时代的英雄豪杰和现今社会上的武术大师们,也能脱口说出几个来。
最初十几岁开始学武,是因为受了我男同桌的刺激。他说他有个练少林拳的师父。确实,每天数他去学校最早,大门没开就翻墙进去。冬天下雪,他拿把破扫帚在操场上扫出一片空地来,等我到校他早已气定神闲地打完了大红拳。平时上学他也是腰间勒一根板带,两个板带头一长一短,走路肩膀一高一低,两条胳膊一甩一甩,如同印度的阅兵,透着武生的气息。他说:练武的好处是吃得快。他说他两分钟能吃5个月饼,吃完让我们看他展示武功。20世纪70年代初,一毛八一个的月饼是奢侈品,我们只有在中秋节才能奢望吃上一块月饼啊!出于对习武同学的崇拜,我纠结了几个同学凑了9毛钱给他买了5个月饼,从家里偷出马蹄表,看着表围坐一圈,咽着口水监督他把5个月饼在两分钟内吃下去。刚开始,仿佛饿神下凡狼吞虎咽看呆了我们,两分钟到了他只吃了两个月饼还被噎得不断打嗝,剩下3个月饼被他麻利地装在书包里。他说,练武拳谱有“饱不练,饥不练,不想练不练”一说。刚才是有点饥饿练不动,现在有点饱胀不想练。不过,他没让我们期待看他练武的同学失望,他让我们几个同学排成队,挨个捏他的屁股,确实,屁股蛋上的肉瓷实得捏也捏不动。我们都打心眼里崇拜他,都想练成他这样的屁股蛋,犯错误时爹妈老师踢上就会无动于衷。后来,有一天我偶尔伸了个懒腰回手摸了下自己的屁股,竟然比他的还要硬,想想原来是把腿绷直了的缘故,这么简单的道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许多方面还是自己悟性不够啊。
大凡练过几天武的人,刚学3年天下去得,再学3年寸步难行。初生牛犊不怕虎,长出犄角怕起狼。武圈里的人脸皮特别薄,尤其是练太极、八卦、内家拳,总是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在这个圈子里风雨无阻,松肩塌胯,宽胸实腹,虚灵顶劲,气断意不断地找感觉。有组织比赛的机会想法拿个奖牌,一旦自我感觉良好,就会另辟蹊径宁当鸡头不做凤尾。“老头老太太想长寿养生的来来来。”拉山头竖旗杆包装做秀,拿出已故祖师爷的招牌说自己是第几代传人。祖师爷越有名越好,距离越远越好,离世的越早越好。这样,不知内情的人就会感到自己幸遇良师,师父也就根正苗红师出有名,其它就无从考证了。
在这个脸面值千金的小圈子里,练推手,找化劲,讲定步,师父照本宣科解拆招,七断八圪节学来的,偷来的,窜树林捡来的武林秘籍,传给一群不谙武事,没有身体直接对抗的徒儿。一旦遇到打野架的,搞摔跤的,练搏击的才发现自己几十年白练了,一出手就挨打了。人家打来一拳就像铁棒子,你扳也扳不动,化也化不开,定也定不住,躲也躲不过,何况,你没受过实战训练,最多是推推手,那只是一种相互配合的游戏,对养生倒是有益无害。一旦遇到举手不留情的实战,没等开打,心里就像有个小兔子跳个不停。最后,鼻青脸肿还怪人家不按套路出牌。
不是说传统武术不厉害,只是你不真打,训练强度没有,每天练武的一群人都处在高谈阔论的聊天中,即使是相互配合的太极推手,一旦被推出圈或左摇右晃你都会觉得大失脸面,人多时都要尽量回避。这样的心理素质,怎么敢去和每天打得鼻青脸肿的搏击手较劲呢?我们从小摔中国跤的,只要一穿上那个跤衣(褡裢)必须是一个要倒下一个是站立。堂前无父子,举手不留情。小时候师父就说,倒下是徒弟,站着是师父。手快打手慢,劲大打劲小,敢下手打不敢下手。所以说:三年拳打不过当年跤,当年跤不如打三天架。你如果不实战就不要上擂台!
不上擂台也挡不住武圈里的互不服气。这个门派,那个流派,我师父独步天下,你师父不见经传。我是磕头拜师入门弟子,你是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只能算学生。我师父是第几代正宗传人(清卦子),你师傅是半路出家撂地摊打野拳(混卦子)。在一起吃个饭也会争个不停。你刚比赛回来要向大家汇报,炫耀一下获奖感言,没等话音落地,那边老大就让赶紧打住,你们练的都不过关,没形少样实在看不下去,需百尺竿头更进几步。感慨:“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惹得大家兴味索然。
其实,现在的练武等同于任何的体育锻炼,活动筋骨气血畅通,在同龄人中能有一个好的精气神就足矣,还夫复何求!
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圈子,不进不知道,一进真奇妙。
武圈里谈天论道的,舞刀弄棒的,每天现眼的,常年潜水的,晒吃晒照晒旅游,这门那派论短长。有人生看淡的,有不服就干的。你说你是正宗第几代传人,他骂你是欺师灭祖的一派胡言。你标榜自己有状元的徒弟没有状元的师父,他恨铁不成钢怨徒弟不争气永远超不过自己。有奇门遁甲的,有点石成金的,每到夜晚就开始天龙八部华山论剑。论到高兴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这边越说越有气,那边越吵越上劲。你再不收敛把你踢出群!
天涯何处无芳草,把我踢出去我去那边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