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脚步总是匆匆的,元旦刚过去没几天,春节接着就到我们的跟前了。
年年过年,年年的感觉都不相同。虽然不能说今年过年的感觉和去年过年的感觉完全不同,但由于我们所处的年代、生活的环境、经历的过程不同,对过年的感觉还是大不一样的。
最开心的过年是在孩童的时代。儿时盼望过年从过完腊八节就开始了。那时妈妈总是一针一线地给我们赶做新衣服、新鞋子,到年三十才给我们穿上。年三十晚上贴春联、贴“门神”,接着开始点香烛、放鞭炮,然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桌上放满了妈妈做的菜,有鱼有肉,有荤有素,我们吃起来就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味了。那时家里穷,我们如果能拿到几毛钱的压岁钱,就非常高兴了。大年初一一大早,我们早早地被鞭炮声炸醒了,醒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能在枕头下面摸到妈妈前一天晚上藏在那里的糖果和点心。早上吃过元宵年糕,我们一群小孩子蹦蹦跳跳地结伴去村里看戏,家乡的说唱小戏、锣鼓词、快板书、荡花船等节目,我们很喜欢看,虽然似懂非懂,但看得很认真,也很兴奋。从初二开始,跟着大人走亲戚、串邻居拜年。亲戚邻居在我们的口袋里塞一些瓜子、花生,或者糖果,有些人家实在没有什么好的东西,给一些爆米花,我们也很高兴。过年这几天,大人们的脸色也特别温和,我们犯点小错误也不计较。我们总是觉得过年时光太快,幼小的心灵里只有一个愿望,最好能天天过年。
那个时候的“年”,带给我们的是无穷无尽的快乐。
最难忘的过年是在从军的岁月。我的军旅生涯是20个年头,在部队过了18个春节。在连队过年最有意义,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生龙活虎。节前的卫生大扫除人人上阵,个个动手,宰年猪自己动手干,吃饺子自己动手包,排练文艺节目也是自己编剧本,自己当演员,兵演兵,欢声笑语充满军营。后来我在师团机关工作的时间很长,每到除夕,我们就组织工作组,由首长带队,分头下到基层单位,与干部战士同吃年夜饭,同过除夕夜。这种团拜式的过年,与兵同乐的趣味,只在小家里过年的人是难以体会到的。特别是有次我们在火车上过年,那种环境,那种氛围,我是永远也忘不掉的——1979年1月26日,我们团奉命分乘9个火车专列,向祖国的南疆开拔。第二天晚上,我们在飞驰的列车上过除夕。车窗外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漫天飞舞,稀稀落落的鞭炮声时不时传过来。我们在列车上点起蜡烛,吃着干粮和罐头,放开嗓门唱起了革命歌曲,还猜灯谜、做游戏。虽然冰封大地,但车厢里洋溢着青春的激情,个个摩拳擦掌,准备投入保卫祖国的战斗。
最有感慨的过年就是现在了。如今,我们平时的生活质量和以往过年的水平几乎没有什么两样,甚至已经全方位超过了以往过年的水平。过去没有电视,年三十晚上合家团圆,晚辈围着长辈守岁,现在则围着电视机欣赏春节联欢晚会;过去平时的日子过得很清苦,过年能吃好穿好玩好,就觉得来之不易而弥足珍贵,现在过年追求的是更高品位的精神享受。尤其是年轻人,平时有双休,有众多的土洋节日,随便找个由头,就可以穿时装上娱乐城高歌劲舞饮酒狂欢,或者独自在家读书上网看电视听音乐,根本用不着期盼过年。也许是“不满足”的缘故,我们往往觉得现在过年缺乏年味。不过,不管人们怎么想,过年的情结是淡化不了的,年年都说过年越来越没意思,可每年到了快过年的时候,大家总还是有一份期待,总盼着拿年终奖金,总盼着放假休息,总忘不了给孩子准备红包,总忘不了为老人准备礼品。在外工作的人们总要提着大包小包往家赶,虽然嘴上说着很苦很累,但你要真的不让他回家,他不跟你急?
过去,燃一挂响亮的鞭炮,驱逐以往的晦气,带来明年的好运;如今,禁放烟花鞭炮了,过年的感觉肯定与往年又有不同。虽然我们的生活方式一步一步地向更加文明、绿色、健康的层次提高,但过年是中国人的习俗,这个传统千万不能丢。
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把年过得更有意义,让我们的感觉跟上实现“中国梦”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