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咯嘣到底是什么,怎么样来制作,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琉璃咯嘣是什么?怎么制作:
琉璃咯嘣是什么:
琉璃咯嘣是明清以来,在汉族地区春节期间流行的一种薄玻璃制造的响器。
其形状头大,呈扁圆形,中接细长管,用嘴吹,极薄的玻璃在气流鼓动下发出“咯嘣、咯嘣”的声音,清脆悦耳,富有节奏,曾在民间广为流行。
琉璃咯嘣是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琉璃咯嘣有单腔体和葫芦体两种形态。
制作技术独特,工艺造型独特,玩法独特,得到社会的欣赏,对青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具有粗犷憨厚、稚拙朴素而又艳丽悦耳的民族特色。
据史料上记载,中国各地类似“琉璃咯嘣”的手工制品都源自交城县,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绝活。
夏家营镇覃村是“琉璃咯嘣”原始产地,已有400年的生产历史。经历代传承生产的琉璃咯嘣,其产品流传于全国汉族区域,而以黄河流域较为突出。
一些邻近河流的百姓还用它来作为“河灯”,祭祀河神,是具有浓厚民族色彩和乡土气息的音乐性节日玩具和供器,是典型的民俗文物。
琉璃咯嘣怎么制作:
琉璃咯嘣不仅制作技艺比较复杂,而且只能用纯手工制作。首先要有坩埚炉,一般都是匠人自己动手盘一个火炉,火中间放置坩埚,坩埚里盛着原材料。
配制的材料有:废玻璃、纯碱、银石、硝酸钾、铜、硝、硼砂等。用大火熔化玻璃,等温度合适时,再用剪刀进行吹、推、墩、烤、修口等,最后冷却成型。
一吸一吹,“咯嘣、咯嘣”的声音随之传来。
你们对琉璃咯嘣这种民俗文物有所了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