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怎么办

浏览 14

不少人最初发现自己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都是通过体检,同时检查出的可能还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为阳性。遇到这种情况,大家基本都会去医院进行下一步检查,以确定病情。而已确诊的乙肝患者如果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则一般指示着病情的发展状态。那么,如何应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呢?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就是我们俗称的谷丙转氨酶(ALT)。初查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时不要过于紧张,更不能就此断定病情。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很多。首先要排除一些非病理性因素,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药物中毒、环境严重污染、过度饮酒等等;其次要明确是什么器官的疾病引起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虽然在肝脏中最活跃,但其他许多脏器中也有,各类肝炎、心肌炎、肾炎、脑炎、尿毒症等都会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不同程度变高。而对于乙肝患者,要弄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必须进行乙肝五项、肝功能以及B超影像检查等检查,才能确定病情以及肝脏的受损程度。

对于初次检查的肝病者,需要提醒的是,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务必在检查前空腹8-12小时,不要剧烈运动、谨慎服用药物、保持稳定的情绪、禁食刺激油腻的食物、禁烟酒等。如果这些因素在初次检查前没有注意到,就需要再次或多次复查来得到比较准确的数据。另外要获得确切的诊断,也要主动告知医生自己有无既往病史等个人信息。如果确诊为乙型肝炎,也不必过于紧张和恐惧,目前的医疗水平已经可以将乙肝病情控制在对身体危害极小的范围内,对工作生活都不会产生影响,甚至可以达到完全康复。

对于已确诊的处于治疗阶段的患者,在此要重申一下慢性乙肝的治疗原则:“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上面提到的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非病理性因素也是日常生活中保养身体的重点,一方面是药物治疗,另一方面是调理保养,双管齐下会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我国制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提到,目前乙肝治疗的抗病毒药物为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其中干扰素有普通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核苷酸类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就使用比例来看,干扰素需要进行皮下注射,价格昂贵,且副作用较多,所以临床应用相对较少;而核苷类药物采用口服,价格也相对低很多,副作用轻微,所以核苷类药物的使用比例远远超过了干扰素的使用者,达九成以上,可以说,是医生和患者共同选择了核苷类药物。

核苷酸类药物的优势不仅如此,针对乙肝的复杂病情,四种药物可谓各有所长。以国产的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和名正(阿德福韦酯胶囊)为例,润众的抗病毒能力很强,耐药性低,较适合病毒复制活跃的乙肝患者,而名正在耐药性方面有特别突出的优势,非常适合于乙肝病毒复制不是特别活跃、需长期治疗的患者。另外,对其它药物有耐药性的患者,服用名正也是很好的抗病毒选择。

应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找准原因获得明确的病情诊断很重要,切不可乱服降酶药和补品,只有这样治疗才能准确有效。


相关文章